蒙古帝国怎么灭亡的

投稿 为什么 2023-08-24 06:39:33 -
成吉思汗是如何一步步统一蒙古草原的

大家好,今天来为大家解答蒙古帝国怎么灭亡的这个问题的一些问题点,包括蒙古帝国为什么灭亡也一样很多人还不知道,因此呢,今天就来为大家分析分析,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如果解决了您的问题,还望您关注下本站哦,谢谢~

本文目录

  1. 蒙古人为何灭亡
  2. 蒙古帝国是怎么灭亡的
  3. 蒙古帝国怎么灭亡的
  4. 1260年大蒙古国为什么会最终走向分裂与瓦解

蒙古人为何灭亡

不同于中原王朝的嫡长子继承制,蒙古人奉行幼子守灶,这种不成文的悠久传统,在实际生活中尽管有着强大的惯性,但是往往执行得不彻底。蒙古人也没有通过法律,将此制度明确固定下来,因此,它经常受到各种挑战。

成吉思汗本人就没有遵行它,他最终选择了三子窝阔台为继承人,而不是幼子拖雷。由于成吉思汗的巨大权威,他的决定无人挑战和质疑。但是,他直到最终,也没有为后代建立起一套合理的继承人制度。

成吉思汗晚年为诸子之间的矛盾所困扰,除了教导他们团结友爱,只好要求大家与其窝里争斗,不如对外扩张。

扩张只能暂时淡化矛盾,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何况扩张终有一天会停下来。窝阔台和拖雷之争,其实质就是大汗生前指定继承人和幼子守灶传统之间的较量。

拖雷死后,成吉思汗留下的继承人制度缺陷并没有消失,反而进一步激化了诸子的矛盾。窝阔台也想效法成吉思汗,指定继承人,遗憾的是他没有成功,他指定的继承人失列门,在他死后并没有登上汗位,在乃马真后的干预下,贵由以长子身份登上了大宝。

贵由死后,拖雷的长子蒙哥夺得大汗宝座,这次争夺是窝阔台和拖雷之争的延伸,最终蒙哥脱颖而出,意味着幼子守灶传统取得了胜利。

毫无疑问,蒙古人遵行的继承制度并非是单一的,而是一种混合制度。除了大汗指定和幼子守灶之争外,库里台大会也是权力继承中独特的组成部分。

截至成吉思汗统一蒙古之时,蒙古人尚未完全走出传统氏族部落的影响,它与金、宋、西夏等相比,政治、经济、文化生态还很落后,一下子很难摆脱部落时代的传统,库里台大会这种部族议事会议就是典型代表。

新的大汗继承,不论是先汗指定,还是幼子守灶,都必须通过库里台大会确认才算合法。由于各种势力的明争暗斗,在库里台大会达成一致的继承人选比较困难,因此蒙古帝国史上常出现一种奇特现象:大汗去世后,新汗即位前,往往有数年的空档期。

君位久空,必会激发一些人的野心,围绕汗位的争夺会更加激烈。

每次权力交接的争夺,势必会加深蒙古帝国内部的裂痕,使其最终走向不可逆转的分裂,直到庞大的蒙古帝国不复存在。

彻底导致蒙古分裂,是忽必烈和阿里不哥的汗位之争。

1260年3月,忽必烈在开平(今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正蓝旗境内)即汗位,建元中统。次月,忽必烈幼弟阿里不哥,在蒙古帝国都城哈拉和林即汗位。忽必烈自受命经营汉地以来,身边围绕着刘秉忠等一批汉臣,他开始有意识地学习和接受汉文化,引来蒙古传统势力的不满,他们认为忽必烈背叛了成吉思汗以来的蒙古传统。

围绕汗位之争,蒙古四大汗国出现了两大阵营,伊利汗国旭烈兀站在忽必烈这一边,钦察、察合台、窝阔台三大汗国支持阿里不哥。

最终忽必烈胜出,阿里不哥被击溃。1264年8月21日,阿里不哥宣布投降。忽必烈虽然取得了胜利,但汗位争议一直困扰着他。察合台汗国的海都汗以忽必烈得位不正为由发动叛乱,叛乱时断时续,前后共历经数十年才平息下去。

1271年,忽必烈正式改国号为大元,第二年,将统治中心南迁,迁都大都。

元朝时期,奉行两京制,皇帝每年都要到草原上的上京住一段时间,但总体上说,自忽必烈起,元朝历代皇帝都满足于做汉式中原皇帝,将主要精力放在了经营中国本土上。

元朝皇帝名义上依然还是蒙古帝国的大汗,但已无力干预其他汗国的内部政治。西北诸王的叛乱直到元成宗时才平定,而蒙古四大汗国之间也是矛盾重重,相互攻伐不止。

四大汗国都承认自己是成吉思汗的后裔,是蒙古帝国的一部分,但这些都无法阻止它们之间的战争。

四大汗国中,旭烈兀创立的伊尔汗国在忽必烈和阿里不哥汗位之争中,坚定支持忽必烈。忽必烈宣布将本属于大汗直辖的阿姆河以西的地区划分给他,同时下令,调回旭烈兀带去西征的数万西征军,用来对付内部的挑战。

四大汗国中,窝阔台汗国最先灭亡,其领土被察合台汗国和大元帝国瓜分。而伊利汗国和钦察汗国之间,也由于领土之争多次大打出手,矛盾重重。

蒙古帝国可谓其兴也勃,其衰也忽。成吉思汗带领子孙们创建了空前辽阔的帝国,主要依靠蒙古人强悍的战斗力。但蒙古人以不过百万左右的人口统治如此广袤的国土,显得力不从心。

蒙古人犹如一阵狂风,席卷诸国,所向无敌,可一旦离开马背,他们就如一叶孤舟,立刻被当地居民包围,犹如身陷汪洋大海之中。无论东方还是西方,农耕地区在政治文明、经济、文化等各方面都显然比蒙古人先进。

蒙古人除了向他们学习,实现本土化外,别无他法。在中国本土,儒家思想成为国家政治思想主流已达千年,至宋元之时,程朱理学的创立,使儒学的地位更加无法动摇,儒、释、道三家并重格局已成为大多数知识分子的自觉意识,蒙古人是无力改变的。

在西方,蒙古人同样面临困境。伊利汗国最终被突厥化,接受了伊斯兰教,钦察汗国接受了东正教,至于察合台汗国,由于内部在保持蒙古传统和接受伊斯兰化之间发生争论,最终导致了汗国的分裂。

忽必烈为保持蒙古帝国的统一做了努力,就在阿里不哥之乱被平息后,他派人通知四大汗国,想通过在蒙古本土举行库里台大会,争取使自己汗位得到承认。

库里台大会的时间定在1267年(元世祖至元四年),钦察汗国别儿哥汗、察合台汗国阿鲁忽汗、伊利汗国旭烈兀汗都表态将出席,不过,却遭到了窝阔台汗国海都汗的抵制。

谁也没想到,旭烈兀汗、别儿哥汗、阿鲁忽汗于1266年前后去世(旭烈兀汗死于1265年),导致库里台大会无法如期举行。1269年,钦察汗国、察合台汗国、窝阔台汗国召开塔剌思库里台大会,结成同盟,发动对元朝的战争,战争直到1303年才结束,统一的蒙古帝国不复存在。

感到无力维护蒙古帝国的统一后,忽必烈开始全力经营中国本土。当时南宋王朝还残喘于江南一隅,1276年2月,蒙古军攻陷南宋首都临安(今浙江杭州),宋恭帝和谢太后被俘。1279年4月,宋朝最后的残余力量在广东崖山海战中被摧毁,大臣陆秀夫背着年幼的帝昺蹈海自杀,宋亡。

在这以前,蒙古人已经消灭了割据于云南一带的大理国。至此,所有中国境内政权,包括南宋、金、西夏、大理、西辽、吐蕃等全部被消灭,中国自唐末以来长达数百年的地方割据被终结,一个新的大一统王朝诞生,这也是中国境内第一次出现全国性的少数民族主导的王朝。

蒙古帝国各大汗国陷入内部斗争,无暇再对外扩张,但一统华夏的忽必烈无意停下对外扩张的脚步。

然而,忽必烈在东亚和东南亚发动的一系列战争,结果大多并不理想。除征服了朝鲜半岛的王氏高丽,使之沦为大元的驸马国外,对日本发起的三次战争,受海上飓风等自然因素的制约,均以惨败收场。1281年,数万远征军失败,除了蒙古人裹挟而来的南宋汉人和高丽人被赦免外,大多数蒙古士兵被处死,令忽必烈蒙羞,但他直到去世,也无力再发起新的远征日本战争。

在东南亚,忽必烈先后发动了对安南(今越南北部)、蒲甘王朝(今缅甸)、占婆(今越南南部)、爪哇(今属印度尼西亚)的一系列战争,大多以失败而告终。

蒙古帝国兴起于草原,蒙古人一旦到了靠近热带的雨林地区,炎热潮湿的气候就弱化了蒙古人的弓马优势,使之沦为强弩之末。因此,帝国的扩张已达到极致。

忽必烈是个高寿的帝王,足足活了八十岁,超过他以前的任何一位蒙古大汗,也使得他的子孙们难以企及。他是大元帝国的开国皇帝,也是蒙古帝国的末代大汗。忽必烈是成吉思汗之后最伟大的一位可汗,足以与乃祖齐名。

忽必烈死后,其孙铁穆耳继位(忽必烈立的太子真金早逝,铁穆耳即为元成宗,蒙古尊号完泽笃可汗),他一度击败西北诸王,迫使四大汗国再度承认大元帝国的宗主国地位,维护了元朝皇帝为成吉思汗合法继承人的地位以及整个蒙古帝国大汗的名分。

然而,元成宗死后,元朝就陷入后宫干政、权臣专权的恶性循环,政变不断。元帝国再也无力驾驭整个蒙古帝国,直到1368年被朱元璋逐出中原。

蒙古人势力退出中原后,尽管遭受了朱元璋、朱棣父子北伐的沉重打击,但并没有彻底消亡。蒙古与明始终南北对峙,对明朝构成了很大威胁。在明英宗正统年间,蒙古瓦剌部还俘虏了明英宗,一度攻入长城,围困北京。

然而,蒙古内部不断分裂,纷争不断,成吉思汗的后裔差点被杀光。当年的风光不再,一切似乎恢复到了成吉思汗以前部落林立、攻伐不休的年代。

明朝末年,努尔哈赤率领的女真人在辽东崛起,为避免两线作战,集中精力对付南方大明帝国,努尔哈赤初期采取与蒙古联姻的方式,尽量避免与蒙古产生冲突。

1618年,努尔哈赤取得了对明关键性的胜利——萨尔浒大捷。此后数年间,逐渐攻陷辽东诸城。1625年定都盛京(今辽宁沈阳),基本占领了辽东全境,然后开始盯上蒙古诸部。

其时,在蒙古草原出现了一位传奇人物,他是最后一位被公认的蒙古大汗林丹汗。林丹汗雄心壮志,一心想恢复成吉思汗昔时的荣光。

为了削弱林丹汗,努尔哈赤不断采取离间分化蒙古诸部的策略,争取了不少蒙古部族的归附。努尔哈赤死后,其子皇太极即位,继续采取软硬兼施的手段,在拉拢同时,数次发动对蒙古的战争,征服了不少部族,在蒙古地区的影响力越来越大。

1632年春,皇太极召集归顺的蒙古诸部,共集结了十万大军,宣布远征察哈尔的林丹汗。林丹汗得知消息后,为避其锋芒,想前往漠北喀尔喀,却遭到喀尔喀三部的阻绝。他只好带领人马西行,渡过黄河,在鄂尔多斯成吉思汗陵前宣誓,自称为全蒙古的林丹巴图鲁汗,随后携带八白室至甘肃大草滩,以待时机,东山再起。两年后,林丹汗病死在那里。

林丹汗死后,其寡妻囊囊福晋带领幼子额哲及部族回到鄂尔多斯。1635年,皇太极得知林丹汗已死,立刻派人去鄂尔多斯草原寻找他们,迎娶了囊囊福晋,并将自己的女儿嫁给额哲,并封他为亲王。

1636年3月,漠南二十六部诸汗、王公、台吉齐聚盛京,上皇太极尊号“博格达车臣汗”(皇太极又被称作阿巴亥汗,因在位时年号为天聪,故亦称作天聪汗),至此,黄金家族蒙古大汗的传承断绝。

清太宗皇太极又名黑还勃烈,蒙古语中“黑还”意为黄,“勃烈”意为苍狼,蒙古有祖先来自于苍狼白鹿的传说,而最终的大汗称号归于皇太极,或许是冥冥中的巧合吧。

随后数十年间,清朝逐渐征服漠南蒙古诸部、漠北喀尔喀蒙古,平定漠西卫拉特蒙古和青海和硕特蒙古,将蒙古所有诸部置于清朝的统治之下。

清康熙初,原明降将吴三桂等发动三藩之乱,清廷主要精锐之师皆南下平乱,京城空虚,林丹汗孙子布尔尼和罗布藏(其父乃额哲之弟察哈尔亲王阿布奈)觉得此时为最佳时机,遂举兵反清,察哈尔左翼四旗也在宣府(河北宣化)发动兵变,凿穿边墙,投奔布尔尼和罗布藏。

阿布奈因拒绝朝觐,此时被清廷关押在盛京。布尔尼和罗布藏抢夺了张家口的皇家马场的马匹,想攻打盛京,解救阿布奈。

消息传来,京城内一片哗然,形势骤然紧张。当时,京城已无兵可派,幸好康熙帝沉稳应对,他号令将京城所有满蒙王府的家奴召集起来,临时拼凑了一支队伍,前去讨伐布尔尼和罗布藏乱军,结果叛军一战即溃,布尔尼和罗布藏兄弟二人也在战斗中被乱箭射死。

如果成吉思汗在天有灵,看到不肖子孙不武如斯,不知作何感想。乱军平定后,康熙帝下令将囚禁在盛京的阿布奈绞杀。

至此,曾经纵横欧亚五百年的成吉思汗、忽必烈黄金家族一脉绝嗣,彻底退出了历史舞台。

蒙古帝国是怎么灭亡的

蒙古是由朱元璋带领的农民起义遭到重创而灭亡的,蒙古帝国就是元朝的前身,由成吉思汗建立,忽必烈是蒙古汗国的第五任大汗,是成吉思汗的孙子,忽必烈后改蒙古汗国为元帝国,建立元朝,元末被农民起义重创,被朱元璋赶回长城以北,元大都北京被攻陷,就以为着蒙古的灭亡。

17世纪末,蒙古被纳入清朝统治范围,1921年,取得事实独立,1924年,成立受前苏联控制的蒙古人民共和国,1992年2月改国名为蒙古国,至2013年,蒙古国国土面积为156.65万平方公里,多沙漠戈壁,自然环境恶劣,是世界上国土面积第17大的国家,人口非常少,约294万。

蒙古帝国怎么灭亡的

蒙古帝国的灭亡

虽然达延汗的长期统治稳定了蒙古帝国汗位传承,但并没有克服蒙古民族的最大弱点——实行瓜分家族遗产的习惯法。当帝国的创建者死后,帝国便成了一种类似联邦式的家族国家,国内的各级首领,都是兄弟或堂兄弟,他们虽然承认察哈尔部的最高权利,但处于相当的独立状态。

随着时间的流逝,察哈尔部的汗位继承者们逐渐失去了足以统治整个蒙古的力量,西方的卫拉特人和东方兴起的通古斯人(满人)都是他们可怕的敌人。但这个时候,卫拉特人正在对付哈萨克汗国、沙皇俄国以及内部的绰罗斯家族与和硕特家族的权力争夺,因此,结束蒙古帝国历史的,只能是通古斯人建立的后金帝国了。

1604年,林丹继承汗位,接受黄教沙尔巴呼图克图的灌顶戒教,称林丹库图克图汗。林丹汗并不是一个昏庸无能的可汗,他早已看出后金帝国对于蒙古的野心,因此上从继位始,便开始从新统一各部,自称“统领四十万众蒙古国巴图鲁青吉斯汗”。

1627年派兵收服右翼鄂尔多斯、喀喇沁、土默特等部,与喀尔喀部却图汗结为联盟,声威大振,所辖地域东起辽东,西至甘肃。但是,次年,朵颜兀良哈的苏布台、喀喇沁的达来台吉、土默特和布石图汗、额尔多斯的额仁沁济农以及永谢布、阿苏惕、阿巴嘎、喀尔喀等部联合组成大军十万,在土默特的召城一战中,消耗了林丹汗精锐兵力四万余人,这使得林丹汗的实力大为削弱,而他的敌人是综合了蒙古人的彪悍和汉人的谋略的后金皇帝努尔哈赤和皇太极,这就注定只有勇猛而少计谋的他只能失败。

努尔哈赤时,科尔沁部、扎鲁特部便在联姻之下归附了后金。土默特、喀喇沁、兀良哈等部为了避免林丹汗的报复,也投奔了后金。1625年,林丹汗出兵嫩江,攻打科尔沁部。后金出兵援助科尔沁,林丹汗退走。皇太极即位后,把林丹汗做为主要的敌人。

1628年,派遣贝勒阿济格与老哈河上游受林丹汗统治的喀喇沁部会盟,共击林丹汗。9月,皇太极亲率大兵至绰洛郭尔,宴会察哈尔部控制下的敖汉、奈曼、喀尔喀、札鲁特和喀喇沁等部领兵前来的诸首领。林丹汗空有大汗之名,但已经陷入了孤立,被迫退出西拉木伦河流域,至归化城(今呼和浩特)固守。

1632年4月,皇太极再率大军西进,多尔衮从征。至西拉木伦河畔,会集蒙古诸部兵,共击林丹汗。面对势力远胜自己的敌军,林丹汗无奈自归化城驱人畜十万渡黄河西逃。但面对已经大势已去的大汗,部众十之七八在途中散去。

林丹汗逃奔青海,两年后在青海打草滩病死,他临死前,也许会和明朝的末代皇帝崇祯一样,哀叹“朕不是亡国之君!”,他们都努力过了,但是他们的才能都无法使他们重现祖上的荣耀。明帝国和蒙古帝国争斗了两百多年,谁也没能消灭对方,最后,在相差不到10年时间内,先后被满清所灭。

1635年,多尔衮与岳托等领兵万人渡河,招降林丹汗部众于额哲,林丹汗的妻子和儿子归降,交出可汗印信,整个漠南蒙古完全纳入了后金帝国的版图,蒙古帝国的汗位至此断绝,而蒙古帝国,也永远的消失。

1260年大蒙古国为什么会最终走向分裂与瓦解

谢邀。这个问题试着回答一下,不妥之处,欢迎大家拍砖赐教。

大蒙古国简况

大蒙古国由铁木真于1206年在斡难河畔建立,尊汗号为成吉思汗,国号大蒙古国。蒙古在完成自身统一后,即走上了武力侵略扩张之路。成吉思汗在位时开始征伐西夏、金朝、西辽、花剌子模等国,其继承人窝阔台、贵由等人又经过两次大规模的西征,至1259年蒙哥去世前已占领了包括蒙古高原、中国西北、东北、华北、中亚、西亚以及东欧在内的广大地域,此时的大蒙古国被西方称为"蒙古帝国"。

然而,1260年由于忽必烈和阿里不哥在蒙哥汗死后争位而走向分裂,蒙古帝国随之解体。1264年忽必烈最终击败阿里不哥夺得汗位后,原属大蒙古国的术赤后王封地、察合台后王封地、窝阔台后王封地和忽必烈之弟旭烈兀的封地越行越远,取得了事实上的独立,尽管名义上依然属于大蒙古国的一部分。

蒙古继承制度忽里勒台

大蒙古国分裂实际上从成吉思汗临终以前即肇下祸端,这与其汗位继承制有很大关系。和中原王朝嫡长子继承制不同,作为游牧民族的蒙古人,本有“幼子守灶”的传统,正妻所生幼子称为“斡赤斤”,意为“守炉灶者”,可以继承大部分家产。而统一后的蒙古和元朝的统治者由忽里勒台选举,没有固定的嫡长、嫡幼继承制。

忽里勒台又作“忽邻勒塔”或“忽里台”,蒙古语“聚会”、“会议”的意思。是蒙古帝国和元朝的诸王大会、大朝会。最初,蒙古人的忽里台是部落和各部联盟的议事会,用于推举首领,决定征战等大事。1206年铁木真就是在忽里勒台上被推举为成吉思汗的。此后,蒙古历任大汗即位,都由忽里台推戴,形成了惯例。蒙古汗位继承权或由先朝大汗生前指定,或通过明争暗斗强取,但形式上总要召开忽里台,由诸王、贵戚推举,才能即汗位。入元后,忽里勒台即大朝会的形式依旧保存下来,历朝皇帝即位都要召开忽里台,举行仪式,颁发赏赐。但忽里台远非决定帝位继承的具有实权的议事会,元朝大多数皇帝都是通过权臣拥立、武力争位或流血政变即位的。这也是自始至终困扰并削弱元朝的关键问题。

蒙古汗位之争

1.汗位第一次争夺。

成吉思汗在西征前,确定了大汗的位子由第三子窝阔台家族继承,而自己的部属、领地则全部由第四子拖雷系继承。因成吉思汗长子朮赤和次子察合台矛盾较深,其四个儿子形成了四个世系。成吉思汗去世后,由拖雷监国两年,忽里勒台会议正式选定窝阔台继承汗位。

窝阔台执政十三年,即位初期遵照成吉思汗早先制定的方针,计划让次子阔端担任继承人。但窝阔台的乃马真后喜欢长子贵由,对阔端疏远。而贵由力量最强,与阔端都是汗位的争夺者。窝阔台被迫采取与父亲成吉思汗同样的策略,让第三子阔出为继承人。但阔出在窝阔台在世时就去世了,又立阔出子失烈门为汗位继承人。

2.汗位第二次争夺。

1241年窝阔台去世后,围绕汗位继承的矛盾加剧。乃马真后摄位称制,准备立贵由为大汗,众臣要遵太宗遗命立失烈门。1246年乃马真后强行召集众多宗王和大臣,立贵由为大汗。贵由与朮赤次子拔都(朮赤的继承人)在早年西征时有矛盾,导致了窝阔台系与朮赤系的冲突,拔都拒绝参加贵由继位的忽里勒台大会。贵由继位不久就准备率军攻打拔都。拖雷后派人给拔都送信报警,并让其长子蒙哥前往拔都那里,于是朮赤系和拖雷系双方建立了同盟。

3.汗位第三次争夺。

贵由1248年病死,围绕汗位再次爆发争夺。海迷失后称制,要求立失烈门继位,意图维护窝阔台系的内部团结。但当时成吉思汗后王之长拔都于1250年邀请宗王到钦察召开忽里勒台,在遭到窝阔台和察合台系的抵制后,只有蒙哥奉母命前往。因此原本对拥立失烈门没有表态的拔都转而支持蒙哥继位。

此时拔都成为最有威望的人,他对贵由不满,不同意立贵由的儿子,支持立蒙哥,察合台系支持失烈门。但是窝阔台系的合丹、阔瑞子孙转向了蒙哥。拔都让自己的兄弟别儿哥率领大军武力拥戴蒙哥,与拥戴失烈门的两个家族对峙。海迷失不得已妥协,让自己的儿子参加忽里勒台会议。由于蒙哥的母亲唆鲁禾帖尼的威望甚高,并且善于笼络宗王贵族,多数宗王大臣最终应召前来参加会议。

1251年在拔都的支持下,蒙哥成为大汗。前往参加忽里勒台会议的失烈门、贵由子,包括海迷失在内有很多人被杀害、治罪,失烈门被蒙哥监管在他那里,表示将作为继承人对待,以示不违反成吉思汗与窝阔台的遗命。经过镇压后蒙古统治区暂时恢复了平静。自此汗位继承,便由窝阔台家族转移到了拖雷家族,皇族内部的分裂,为后来大蒙古国的彻底分裂,埋下伏笔。

4.汗位第四次争夺。

蒙哥在位期间,1251年以四弟忽必烈领漠南汉地军政事务,1253年令幼弟旭烈兀率大军十万西征,而七弟阿里不哥奉命驻守哈拉和林,素来反对忽必烈的汉化政策。蒙哥、忽必烈、阿里不哥、旭烈兀为同父同母所生的亲兄弟。1258年,蒙哥与忽必烈和大将兀良合台分三路大举进攻南宋。

1259年蒙哥暴毙于四川钓鱼城,没有留下确定继承人的遗诏。而此前失烈门因谋反嫌疑被杀,也无法确认是忽必烈还是阿里不哥继位1260年5月5日,忽必烈在精兵拥立下于中原开平自立为大汗;四月,阿里不哥在哈拉和林被蒙古本土贵族推举为大蒙古国大汗。双方遂展开激烈内战,历时达四年之久。1264年8月阿里不哥力竭投降,被忽必烈幽禁,1266年,阿里不哥逝世(有说遭忽必烈毒杀)。

蒙古全面内战与大蒙古国解体

由于失烈门被杀,窝阔台系失去汗位,所以与拖雷系公开决裂,察合台系与窝阔台系联合对抗忽必烈。不久钦察汗国(拔都之弟别儿哥继承,朮赤系)与伊利汗国(1264年忽必烈封支持自己的幼弟旭烈兀为伊儿汗,拖雷系)又爆发了战争,蒙古各部爆发了全面内战,再也没有得到公认的大汗。

总之,蒙古大汗从成吉思汗时代开始确立窝阔台系继承以来,没有多久就被破坏,这是蒙古统一、征服进程中长期矛盾的结果。尽管经过窝阔台的努力能暂时巩固各部的统一,但是他不能解决蒙古各部中的根本矛盾。成吉思汗的札撒和窝阔台的遗命最后都被抛弃,是导致蒙古分裂的重要原因。

尾声

1271年忽必烈定国号为"大元",建立了元朝。自此大蒙古国的法统为元朝所继承。随后于1279年攻灭南宋。与元朝并存的还有统治了中亚、西亚、东欧等地的蒙古金帐汗国、察合台汗国,后者已经名义上独立,但是到1303年铁穆尔时还是认元朝皇帝为大汗,金帐汗国、察合台汗国、伊儿汗国、窝阔台汗国疆土又陆续经历演变。

最后元朝皇帝元惠宗被朱元璋建立的明朝于1368年驱逐出中国内地,逃往漠北,史称北元。北元亡于1402年;其后明朝长期和蒙古察合台汗国和钦察汗国及其他的小汗国同时并存,直到18世纪蒙古人的准噶尔汗国被清朝灭亡,蒙古人最后的辉煌终于归于黯淡。

以上是对成吉思汗大蒙古国即其后续历史一个概述,欢迎讨论。

蒙古帝国怎么灭亡的和蒙古帝国为什么灭亡的问题分享结束啦,以上的文章解决了您的问题吗?欢迎您下次再来哦!

成吉思汗死后,他开创的蒙古帝国去哪了 至今还存在一个国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