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来为大家解答“神”和“佛”有什么区别这个问题,为什么不建议求神佛呢英语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本文目录
中国道家为什么没落了
中国的道家并没有没落,而是不愿在世俗界显露罢了。贫道作歌一首,以表道家修行的真谛:
无为清修避繁华,乱世仗剑走天涯。
道德奥妙非常道,红尘洞府都是家。
什么是玄学
玄学,是魏晋时期出现的一种崇尚老庄之学的思想潮流。“玄”的概念出自《道德经》第二章:“玄之又玄,众妙之门。”魏代王弼在《老子指略》中阐释说:“玄,谓之深者也。”因此,玄学就是研究幽深玄远问题的学说。
玄学着重研究的是《道德经》、《庄子》和《易经》三部经典,称之为“三玄”。魏晋玄学的主要代表人物有:何晏、王弼、阮籍、嵇康、向秀、郭象等。玄学在思想学说方面寄意于神妙玄奥,在个人行为方面提倡玄远旷达,挥洒超脱,有“越名教而任自然”的著名主张。
由于玄学主要谈论的是有与无、生与死、言与意、名教与自然等形而上的问题,脱离社会生活的实际,因此后世有“清谈误国”之说。
玄学在西晋时期达到鼎盛,及至南渡之后,玄学的风尚也随之转移到南方。东晋时期的玄学开始集中于对宇宙本性与人的本性,以及二者之间相互关系的探索,开始与佛学合流。
后来,由于政治环境的转变,和人们对玄学中不合礼法的因素的抵制,玄学开始与复兴的儒学合二为一。
(图片源于网络)
“神”和“佛”有什么区别
“神”和“佛”有什么区别?
区别还是蛮大的。
关于“神”,《不列颠百科全书》有一个定义很值得参考。
该书说:神,“指具有人格意志而不受自然规律支配、神通广大、变化莫测、长生不灭的超自然体。”
不过,这部书有一点说得未必准确。其认为,“神”,是“中国宗教观念之一”。
其实,国外也有“神”的观念,亦可用上述定义来表述。英语中的“spirit”,就是“神”。“holyspirit”,则译为“圣灵”。
至于中国古代“神”和“仙”的起源及区别,已经写过一篇问答,不再赘述。有兴趣的朋友,可以搜出来看看。
关于“佛”,是一种简称,全译是“佛陀”、“佛驮”、“浮屠”、“浮图”等等。这都是音译。
“佛”的意译,是“觉者”、“知者”、“觉”。
“觉”,包括三层含义——即“自觉”、“觉他”和“觉行圆满”。
“自觉”,就是自身觉悟;“觉他”,是启发众生觉悟;“觉行圆满”,是具备所有“殊胜德性”。
凡夫俗子,一“觉”不“觉”;修行之后的“声闻”和“缘觉”,是具备了“自觉”;菩萨,能够具备前两“觉”。
只有“佛”,才能达到三“觉”皆备。因此,“佛”,是佛教修行的最高“果位”。
那么,有谁达到了这一最高果位?换句话说,都有谁可以称为“佛”呢?
佛教中的“小乘”教派认为,只有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可以称“佛”。
这个“小乘”教派,包括原始佛教和公元前3世纪至公元1世纪时期大约20个佛教教派在内。
其实,所谓“小乘”,是后来“大乘”教派产生后,对之前教派的称呼。“小乘”自己并不这样称自己。
公元1世纪前后,“大乘”教派形成。其认为,以前的教派,乘坐的是“小车”,现在,他们乘坐的是“大车”。“乘”,就是“车”。大车,可以拉载更多的人。
大概正因如此,“大乘”教派认可的“佛”,也骤然增加——三世十方,凡一切觉行圆满者,皆可成佛。这就是所谓“无量无数佛”,也即“十方恒沙诸佛”。
具体来说,有过去世的佛,即“过去七佛”、“燃灯佛”;有未来婆娑世界的佛,即弥勒佛;东方有阿閦(chu)佛、药师佛;西方有阿弥陀佛。
“大乘”教派,以“至佛果”,也就是经过修行“升级”为终极目标。
《法华经.譬喻品》说:“若有众生,从佛世尊闻法信受,勤修精进;求一切智,佛智、自然智、无师智、如来智见,力无所畏;愍念安乐无量众生,利益天人,度脱一切,是名大乘。”
“大乘”,还为众“佛”起了十大名号——即“如来”、“应供”(音译为“阿罗汉”)、“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世尊”。这里面,最常用的是“如来”和“世尊”。
“大乘”,认为“佛”生来具有不同凡人的“三十二相”;还有细微特征“八十种好”,合称“相好”。亦有“十力”、“四无畏”、“十八不共法”等特质。并有“七胜事”和“三德”,合称“大定智悲”。
但是,“大乘”和“小乘”一样,并不认为“佛”是“神”。
据称,“大乘”“小乘”,皆源于释迦牟尼的思想。但已无法考证。
释迦牟尼,意为“释迦族的圣人”,本名是悉达多.乔达摩。其父为净饭王,母为摩耶夫人,属于刹帝利种姓。
乔达摩,大约生活于公元前6-前4世纪之间。那个时候,种姓制度已很森严,吠陀宗教文化占据统治地位。中下层种姓中,蕴藏着对婆罗门传统宗教的不满。
乔达摩接受了婆罗门宗教中关于“法”、“业”、“轮回”等观念,但他强烈反对“天神”和“灵魂自我”等观念,于是在29岁的时候,放弃了王子的优渥生活,开始对人生现实状况和价值目标进行全新的思考。
经过六年的思索,乔达摩在35岁的时候豁然顿悟。他承认,人生是痛苦的;痛苦的根源在于“恶业”;而“恶业”是人内在的缺陷,比如贪欲、瞋惑和愚痴造成的。要摆脱这一切,只能靠修行,修行的根本点在端正认识,保持善的道德动机。人的解脱,既不是神意,也不是宿命。
可知,从佛教创始人那里,就不承认“神”的作用。
印度古籍《小尼迦耶》中,收录了《佛本生故事》,通过547个传说,讲述了释迦牟尼成“佛”前的传说,说他曾转生为人,也曾转生为神,还转生做过动物,最后才成为“佛”。
这也说明,“佛”是乔达摩的最后选择;也说明,“佛”,不是“神”。
大约释迦牟尼在世的时候,佛教内部已经分出了不同派别。他去世后的几百年间,召开过几次“佛教集结大会”。直到1954年在缅甸仰光召开的第六届“集结大会”。
佛教一般被分为三大部派——古代部派、大乘部派和密教。各大部派之下,还分若干派别。
中国最早去“西天取经”的不是玄奘,而是东晋高僧法显,399年从长安出发,412年返回。著有《佛国记》,亦称《高僧法显传》、《历游天竺记》。
为什么世界上有些人信仰宗教
信仰宗教主要源于:1,愚昧无知,2,脑部病变,3,精神寄托,4,生活环境。
愚昧无知是人类信仰宗教的重要原因,联合国科教文组织有过调查研究,在信仰宗教人数比例最多的国家,都是世界经济发展最落后的国家。世界上最不发达的十个国家,信仰宗教的人数几乎为100%。越是贫困落后,人民愚昧,文化教育程度差的地区,宗教信仰就越盛行。而一旦科学发达,经济繁盛,宗教就不可避免要走下坡路。这不是因为宗教有什么“末法时代”,而是一种“自然选择”。美国德州大学O'Donnell实验室的郭雅彬博导:宗教都是精神病毒,都不能给人民带来福祉。成功的宗教并非因为给人带来福祉,而是因为它抓住了社会的缺陷,适应了当前的社会。好比一种病毒发展壮大,未必是对宿主有好处,多半是宿主拿它没办法。太蔟教授在微博上表示:现在的西方世界,很多的教堂都改为书店。我也考察了宗教在西方发达国家的现状。荷兰的马斯特里赫特原来拥有53座教堂,随着荷兰社会的世俗化,基督教信徒的数量大幅度减少,许多教堂门庭冷落,处于闲置的状态。近年来,启动了大规模的教堂改造工程。一些教堂变身大学的图书馆、教室和管理大楼,或是改造为博物馆、酒店和咖啡馆。而在富裕的北欧四国,年轻人不信宗教的比率已经超过了90%。
宗教信仰也与人的生理病变有密切关联。神经神学,也叫生物神学,是研究宗教神秘主观体验现象的神经与进化基础的学科。中国卫生部报告,仅仅中国就有3.6亿精神病患者,而精神病患者以外,患有心理疾病的也有很多,即使是正常人,哈佛大学的研究报告指出:正常人一生之中也会有4~6次出现幻觉。我们不必讳疾忌医,没有什么好遮遮掩掩的。为什么会这样呢?原因就是人类进化的还不够完美,人类的大脑没有跟上进化。演化生物学家和生理医学家已经完全证实了这个观点。
科学家们把宗教和神秘体验现象以及可测量的指标分成以下几类:1、时间感、恐惧感和自我意识的丧失;2、精神上对神秘力量的敬畏;3、与宇宙融为一体的感觉;4、狂喜痴迷(如范进中举);5、顿悟(禅宗);6、非常意识状态(如发烧说胡话、睡眠严重不足时的大脑);7、脑顶部和松果体中二甲基色胺分子含量的升高。(二甲基色胺是一种迷幻剂,人体会少量合成;南美洲一些植物含此分子,其叶子被当地土著萨满在宗教仪式中点燃吸入以致幻。)
精神寄托也是宗教的一个主要功能。其实大家都清楚,宇宙都会最终毁灭,何况其中微不足道的生命体?任何生命体都会走向死亡,这是宇宙的铁律,是自然规律,是不可抗拒的。无论你如何修仙求道,无论你如何寻求科技的力量,你最终还是会死亡。虽然死亡是自然规律,但人作为一种生命个体,不可避免会对生物的发生产生恐惧,任何生命都有求生存的本能。由于科学不能提供永生,人类就会从宗教的永生许诺中寻求精神上的安慰。好比一个穷人,总是那么穷困潦倒,有一天,一个人告诉他,你只要每天上山给土地公磕头,磕上三十年,你就会中六合彩。穷人为了发财,就会去信这套鬼话,有科学素养的人当然不会信,当没有科学素养的人,有是“脑残”的人,自然会去信。《不完美的宇宙》的作者,美国总统奖马塞洛·格莱泽有一次到阿根廷一个贫困的矿工社区去演讲科学,他演讲的题目是《宇宙大爆炸和进化论》。演讲结束之后,一个50多岁的中年男子,看起来是一个老矿工,他站起来激动的挥舞着拳头说:“尊敬的先生,我们已经贫穷的一无所有,您还要把上帝从我们的心里夺去吗?!”越是贫困的地区,越是需要宗教这种精神鸦片。
信仰宗教还有一种重要的因素,就是环境。大家经常上网,可以看见,喜欢逛天涯的,逛UFO网站的,逛宗教哲学类论坛的人,往往都很迷信。那里的舆论环境本来就很迷信,迷信的人扎堆。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如果你总是和这些迷信的人交流,加上你的三观不坚定,缺乏客观判断能力,你就会慢慢受到他们的不良影响。网络环境如此,社会现实中也是一样,出生在一个宗教家庭的人,往往在成年后自动成为宗教徒,在宗教氛围浓厚的社会长大的孩子,由于经常参加左邻右舍的集体礼拜活动,门业更容易受到宗教的蛊惑。反之,经常浏览科学网站的人,就不容易迷信,即使是迷信,其迷信的程度也往往很轻。
依据调查,不信仰的宗教的人,家庭生活更幸福,更有社会责任感,道德也更穷,依据皮尤研究中心的数据,宗教徒犯罪率是无神论者的7倍,证明了无神论者比宗教徒更有道德。
关于本次“神”和“佛”有什么区别和为什么不建议求神佛呢英语的问题分享到这里就结束了,如果解决了您的问题,我们非常高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