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铁们,大家好,相信还有很多朋友对于印度这样放纵人口发展,最后明显是一大祸事,国家和政府为什么不加以控制和印度为什么不控制人口的相关问题不太懂,没关系,今天就由我来为大家分享分享印度这样放纵人口发展,最后明显是一大祸事,国家和政府为什么不加以控制以及印度为什么不控制人口的问题,文章篇幅可能偏长,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本文目录
- 印度也是人口大国,其它尚可,为什么不被同意进“五常”
- 印度这样放纵人口发展,最后明显是一大祸事,国家和政府为什么不加以控制
- 为什么人口大国印度竟然能“控制”疫情,没有爆发大规模混乱
- 为什么不丹这个国家没有跟任何一个常任理事国建交,而且愿意受印度的指导
印度也是人口大国,其它尚可,为什么不被同意进“五常”
联合国是对1945年的大国格局的确认和制度化,反映的是二战结束初的大国力量对比。当时印度还是英国的殖民地,自然没有资格成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
联合国成立73年来,大国力量对比出现了巨大变化,主要体现为英、法两大殖民帝国的解体,国家实力的显著衰落;印度、巴西等发展中大国的崛起;德国、日本两个二战战败国经济迅速腾飞;埃及、巴基斯坦、阿根廷、南非、印尼、土耳其、墨西哥等地区强国影响力的凸显。
在此背景下,广大新崛起国家,纷纷要求改革联合国,特别是增加安理会拥有否决权的常任理事国席位,以反映大国力量的新变化。印度是其中最积极的一员。
但是,联合国的改革牵涉面太广,影响太重大,特别是涉及国际政治权力的再分配,因此改革非常艰难。日本、德国、印度、巴西曾经联合成G4,希望搞“打包入常”,但是支持率严重不足,特别是遭遇地区对手,如韩国、巴基斯坦、阿根廷等国的反对,虽然屡次尝试,但是屡次失败。这生动说明联合国改革的艰难和复杂。
印度不能成为联合国常任理事国,更多是全球权力争夺(体现为安理会改革的艰巨)的问题,而不单纯是印度自身实力和资格的问题。所以,印度经常自怨自艾、顾影自怜,认为自己是一个标准的大国,却得不到大国的地位。
但是话说回来,印度确实存在巨大短板,让它难以获得国际社会广泛支持。一是印度非法进行核试验,破坏了国际核不扩散机制,属于国际社会的“违法犯罪分子”;二是印度虽然人口众多,但是发展水平较低,对国际社会的贡献不足,与此形成对照的是中国在二战期间为打败法西斯付出了巨大牺牲,在改革开放以来让7亿人口脱贫,是对人类的巨大贡献。
总之,印度不能成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一是因为联合国改革本身非常艰难,不仅印度难以加入,德国、日本、巴西都很难加入;二是因为印度本身存在很多短板,导致其无法获得广泛支持。
印度这样放纵人口发展,最后明显是一大祸事,国家和政府为什么不加以控制
不是不控制,是控制不住啊。
印度政府并没有那么强有力。1976年,印度总理甘地夫人曾采取强硬措施推行节育,据统计,有800万男性接受这种强制绝育手术,结果引起民众强烈不满,直接导致她在之后一年的大选中落败。可想而知,在这种情况下再也没有政府敢推行强制的控制了。后来的政府曾经出台过一个“家庭计划”,劝大家只生两个。但是实施的力度没有那么大,节育以自愿为基础,所以根本没有人听啊。
另外,印度的宗教问题,也导致了人口问题无法得到有效解决。伊斯兰教崇尚多生育,以增加宗教的社会力量。有几个孩子是真主赐予的,因此避孕的意识比较低,如今生五六七八个的情况也还是常见的。印度的政策向来是必须分别对待,于是彼此不服。印度教徒会说,凭什么允许穆斯林多生育,而限制印度教徒的人口呢?
不过现在在大城市里,尤其是中产阶级以上,也很少见过度生育的情况。通常一个家庭也就是两-三个娃。生的很多的,大多是教育程度比较低的,贫民窟的人家,以及乡村人口。这就导致了恶性循环,穷人由于不接受教育,不能转变观念,就会生更多的娃;生了更多的娃之后,就无法让他们拥有良好的成长环境,接受良好的教育;然后这些娃又早早地结婚生了娃。
最后,印度人结婚的年龄早,生育年龄相对也早。在农村里很多姑娘十七八岁就嫁人了,那可不久尽早创造下一代了?当然这些情况,在城市发生的相对少,大多都是在农村。无奈在人口比中,印度还是农村人口占的比重大。
为什么人口大国印度竟然能“控制”疫情,没有爆发大规模混乱
第一印度人相信生死轮回,所以生死比较看淡;第二人口基数大生育率高,对人口死亡比较淡漠;第三印度穷人多,对他们的生死没有什么关注度;说白了就是国家整体躺平…
为什么不丹这个国家没有跟任何一个常任理事国建交,而且愿意受印度的指导
这话说的,寄人篱下哪有“愿意”二字?就像刀架在脖子上一样,想要活命就只有屈从,这种情况无疑是最适合不丹的。
作为我国的邻国,不丹却是比蒙古还要陌生的国家,因为直到今天我们也没有和这个喜马拉雅山南麓的小国建立外交关系。这个名义上的主权国家,内政外交全被南方的印度控制,是真正的傀儡之国。
难听点儿,就是殖民地。
作为世界舞台上的奇葩,印度从未因遭受英国殖民者200多年的殖民统治而自暴自弃。相反他们在走向独立后,化悲痛为力量,化屈辱为荣耀。在英国殖民者前脚离开后,印度后脚就主动承担起了英国殖民者在南亚的殖民扩张政策,对同样被英国殖民者压迫的其他小国进行疯狂打压,周边的巴基斯坦、尼泊尔、不丹和斯里兰卡等深受其害。
因为此时两极格局的国际背景,特别是北方大国的迅速崛起,美苏两极都认识到印度对北方大国的巨大牵制作用,因此苏联和美国都争相拉拢印度,对印度在南亚次大陆的扩张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特别是1971年之后,美国放弃南亚的传统盟友巴基斯坦,转而支持印度,这使得印巴对抗的天平迅速失衡。并由此导致第三次印巴战争的爆发,东巴基斯坦走向独立。
而有恃无恐的印度似乎并不想就此罢手,在肢解巴基斯坦之后,印度将扩张重点转向北方,尼泊尔、锡金和不丹三国岌岌可危。
和英国殖民者因人数少而推行“以印制印”不同,印度在侵略周边小国的过程中,因为邻近周边国家以及人口众多的优势,印度先通过外交威胁迫使周边国家打开国门,允许印度向此地移民。然后,大量印度人涌入该小国,印度人占该国人口比例迅速上升,而像锡金这样的小国,比例更是占到一半以上。
再然后就是所谓的全民公投,在印度人占了总人口相当比例的情况下,公投结果约等于内定,锡金就这样在1975年成为印度的一个邦。
尼泊尔和不丹之所以没有遭遇锡金这样的厄运,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尼泊尔和不丹相比于锡金而言,体量都大出好多,题量大意味着目标也大,印度仿造苏联式的公投伎俩难以迅速发挥作用。
尤其是尼泊尔,虽然体量远远小于印度,但印度如果执意吞下尼泊尔,在导致印度消化不良的同时,势必引发国际社会,尤其是北方大国的干涉。因为尼泊尔和北方大国之间有几百公里长的国界线,作为和印度之间的缓冲国,北方大国对尼泊尔的沦陷不会坐视不管。
相比之下,不丹就比尼泊尔好得多,因为不丹比尼泊尔小得太多,而且不丹的西部是关乎印度东北部得失的西里古里走廊,东部是印度非法侵占的西藏南部,极端的重要性使得印度对不丹倾注了更多的心血。
且相比于尼泊尔,迷你的不丹也和锡金一样容易容易被国际社会忽略。
不丹作为典型的山地国家,缺少丰富的矿产资源和人口,它的最大意义在于战略意义。
因为不丹太过迷你,所以不可能和巴基斯坦一样对庞大的印度起到牵制作用,也不能像尼泊尔一样发挥和印度之间的缓冲作用。所以对于北方大国而言,不丹的意义并不大。
而作为小国的不丹,和世界上的其他小国一样,在国际社会并没有多少话语权。
而小国想要生存下去,在“永久中立”路线走不通的情况下,只能选择投靠周边大国,而不丹的选择只有北方大国和印度两条道路。
根据古往今来的历史经验,小国在投靠大国时,选择强国比选择弱国更有好处,比如美苏争霸时投靠美国的小国比投靠苏联的小国经济更为发达,国家安全更有保障。
但很明显,这种经验不适合印度和北方大国。因为虽然北方大国的综合国力要远远强于印度,但不丹距离北京的距离要远远超过新德里,而且不丹地处喜马拉雅山南麓的地形也使印度比北方大国更容易对不丹施加影响力。
换句话说,即使北方大国能够夺过不丹,成为不丹的保护国,但地形的阻隔也注定了北方大国在不丹劳神费力,得不偿失。
62年北方大国和印度的边境战争,之所以在吊打印度后退回实际控制线以北,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地形不利于我,退回实际控制线反而可以居高临下,对印度形成高屋建瓴的压迫态势,迫使印度不得不在西藏南部常年保持超过15万的常备军队,成为印度的巨大负担。
所以在北方大国对喜马拉雅山南麓鞭长莫及的情况下,不丹投靠印度是当下生存的最佳选择。再加上北方大国在东西两个方向,特别是克什米尔方向对印度形成巨大压制的情况下,印度急需在东线的不丹方向找回所谓的优势,所以印度对不丹势必更加上心。
顺从扩张成性的印度得过且过,总好过被印度直接吞并,所谓的喜欢印度只是不得已而为之的选择。和走出印度的桎梏,拥抱五大常任理事国并不冲突。
多有疏漏,烦请斧正。
我是静夜史,期待您的关注。
关于印度这样放纵人口发展,最后明显是一大祸事,国家和政府为什么不加以控制的内容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