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人是如何过冬的 会冻死人吗

大家好,感谢邀请,今天来为大家分享一下古人是如何过冬的会不会冻死人的问题,以及和古人过冬的冷知识的一些困惑,大家要是还不太明白的话,也没有关系,因为接下来将为大家分享,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解决大家的问题,下面就开始吧!

本文目录

  1. 远古人类是怎么保暖的
  2. 没有暖气和羽绒服,古代人是如何过冬的
  3. 为什么古代在冬天容易冻死人
  4. 古人是如何过冬的会不会冻死人

远古人类是怎么保暖的

阿尔卑斯山冰人奥齐(Otzi)的考古发现,提供了这个问题的真实解答。我们来看看。

衣服保暖

奥齐的衣服相当精良,这充分说明了大约5000年前的史前人类在其所生活的时代和地域的实际穿着(欧洲阿尔卑斯山区域,青铜时代)。

佛罗里达大学最近的一项研究得出的结论是,人类在大约17万年前就已经穿上了衣服,正好是倒数第二个冰河时代的末期。

奥齐死后衣着完整。当冰融化时,他的衣服因温暖的天气而损坏,并且还受到恢复他的身体的非常规方法的严重影响。他的衣服仅由皮革和编织草制成。它与动物筋、草纤维和树皮缝合在一起。未找到羊毛或机织纺织品。不幸的是,奥齐时代没有可比的其它产品,因此我们不知道他是穿着的是传统的日常服装还是特殊的服装。无论如何,奥齐为在旷野的生活做好了充分的准备。他的服装既保暖又实用,可以抵御寒冷和潮湿。

他的主要服装由山羊皮制成,覆盖他的身体和肩膀,被油和烟熏成鞣制,皮毛附着在外面。他有一条皮腰带,绑腿和一个熊皮制成的帽子。

他的鞋子很有趣,它们是用鹿皮制成的,但充满了由草制成的绝热材料和填充物,非常保暖,但一点也不防水。

上图:斗篷或大衣。

奥齐的皮大衣几乎伸到他的膝盖,覆盖了他的上半身和大腿。这件外套是用浅色和深色的山羊皮和羊皮条和动物筋缝制成的。奥齐穿的外套外面是皮毛。不幸的是,袖子没有幸存下来。由于未发现可识别的紧固件,因此外套可能是用皮带束紧的。这件大衣已经使用了很长时间了,因为里面很脏,而且有些破损的接缝已经用草纤维修复了,很可能是奥齐本人亲手缝制的。

上图:绑腿。

奥齐的“裤子”由两条分开的绑腿组成,长65厘米。它们是用山羊皮和绵羊皮制成。绑腿的顶部用皮革条加固,并用附加的皮革条打结在腰带上。绑腿底部是固定在鞋子上的毛圈。绑腿已经穿了一段时间,并在几个地方进行了修补。

上图:冰人奥齐的鞋子。

在挖掘过程中,发现了奥齐的右鞋。恢复后,只有左鞋的结网幸存下来。鞋子由几层组成。内鞋由莱姆树韧皮制成的绳网组成。将干草塞在网下以进行绝缘。外鞋是用鹿皮制成的,并且像网子一样缝在鞋底上。鞋底的皮毛内侧磨穿了。鞋用韧带绑在脚上。重建鞋的实验表明,即使在长途跋涉中,它们仍然温暖舒适。尽管它们非常温暖,但它们几乎不能提供防潮保护,因此大概只需更换被打湿的草即可。

上图:冰人的熊皮帽

考古发掘中发现的熊皮帽。熊皮被缝合在一起形成半球形。下巴的带子将帽子固定到位。

点火取暖

奥齐的取火装备,他有一个枫叶保温包,可以长时间存放和携带热烬。这使他能够在潮湿、寒冷的环境中快速取火。

直立人从大约40万年前就开始使用火的证据得到了广泛的学术支持。有声称人类物种控制火的最早确切证据大约可以追溯到0.2到170万年前之间。

上图:白桦树皮容器。

两个白桦树皮容器——直径15至18cm的圆柱形花盆。高20厘米,在奥齐的尸体附近被发现。它们由一块树皮制成,并与莱姆树皮缝合在一起。还缝制了圆形的桦树皮作为底部。其中一个容器的内部被熏黑,并装有新鲜采摘的挪威枫叶和木炭碎片。假定奥齐将木炭余烬包裹在树叶中,然后将其放在白桦树皮容器中。这样,余烬可以保存几个小时,然后在几秒钟内散开引火。白桦树皮容器非常轻巧耐用。如今,它们仍在世界某些地区制造,例如在奥齐发现地附近的特伦蒂诺(Trentino),在那里,如何制作它们的知识已作为传统的当地手工艺品得以保存。

上图:史前取火方式的复原

住进山洞

这基本上只针对后来从热带地区迁移到北方的人类而言。

我们早期的人类祖先生活在非洲大草原上。洞穴在稀树草原不常见。早期的人类是游牧的狩猎者-采集者,他们会一辈子为了食物来四处旅行。大多数时候他们并不住在固定的居所内。因为建筑很笨重,不能长距离携带,住洞穴的情况也不是特别常见,特别是在非洲大部分地区的大片平原上。早期的人类可能会利用洞口,悬垂的岩石或分支的优势,通过它们可以不时地建造倾斜和类似的临时避难所,但他们大多是在露天居住。

这并不是说人类不懂得利用洞穴。我们在洞穴中发现了许多史前艺术。但是,有证据表明,他们实际上并没有住在这些画所在的洞穴中。那些黑暗的地下空间被用于此目的,大多可能是出于某些仪式目的。但是,这也并不意味着这些洞穴专用于绘画。

后来部分人类的分支进入到更高维度的欧洲与亚洲,例如尼安德特人,他们才大量地居住在洞穴中以保暖。但智人祖先来到欧亚大陆时,气候已经没有那么寒冷,而且智人沿袭祖先的游猎习性以至于在高纬度也仍然过着居无定所的生活,近代爱斯基摩人仍然采用这种保暖策略,而不是找一个固定的洞穴定居下来,那样是没有活路的(这是不是尼安德特人灭绝的原因?)。

总结

远古人类主要通过衣物、取火来保暖,穴居不是我们智人祖先的主要保暖措施。

没有暖气和羽绒服,古代人是如何过冬的

一到冬天,尤其是北方气温骤降,大家都非常怕冷。北方的冬天家家户户有暖气,任外面天寒地冻,屋内仍温暖如春,待在屋里还是很舒服的。南方虽说没有暖气,但有空凋在屋,也不至于挨冻,那没空调、没暖气的古代人又是如何度过寒冬的呢?

古代人民的智慧也是让我们深深敬佩的!先说一下穷人的取暖方式的吧,因为生活困难,大冬天唯一的取暖方式就是烧柴了,烧的旺旺的火苗也是很暖和。

再从吃喝上来说,现在我们一到冬天很多人都想来口小酒暖暖身子,我国的酒文化源远流长。在北方,天气一冷,古代人们会吆喝三五好友,一起吃顿饭,喝点酒,古代酒因为度数低,喝之前都要先热一下,以便更好的暖身,喝起来也更不错。

喝酒在配上火锅,怎能不让人心里暖暖,火锅可以说是冬天最受欢迎的食物,无论南方北方,老北京火锅、成都火锅,这些在古代广受欢迎,一边烤火一边吃热气腾腾的美食,由内而外的散发着热气,驱走寒冷。

但人们不可能一直吃吃喝喝,那怎样才能让自己的屋子暖和些呢?勤劳智慧的古代人们又有应对之策:

穷苦人家除了烧柴取暖,还有的就是“火炕”,我记得在自己小时候还睡过火炕,是通过灶台烧火加热连接的炕头,在做饭的的同时也暖了床,一举两得。这在古代为劳动人民度过一个温暖的冬天起到了巨大作用,成为乡村过冬必备。

再说说古代皇帝等富贵人家如何取暖,可以说是极尽奢华。

冬天去过故宫的人大多都有一个疑问,在这么大面积又这么高的故宫,一进去就感觉寒意逼人,那古代皇帝嫔妃等人要如何度过呢?这温度怎么能长时间忍受!

故宫火道,是真土豪的象征。皇帝一国之尊,怎么能挨冻,不仅不能挨冻,还要把最好最贵的取暖方式用在自己住所。明成祖迁都北京,故宫火道就同时进行着工作。

在整个紫禁城下面,每一个房间的炕床下面,都盘踞着四通八达的通道,类似于我们今天的地暖,只不过那时是烧炭,而且都是名贵的精炭,设有专门的排烟口,污染又小有具有强大的保暖功能。在当时这一套供暖系统可以说是领先全球。

再说说在古代电视剧中常出现的汤婆子和手炉。汤婆子可以说是“古代暖水袋”,在睡觉之前把它装满热水放进被窝,也不会太烫但一整天都暖洋洋,睡觉时也可以抱着。

出门时古代还没有手套,富贵人家大多抱一个手炉,甄嬛传里这个经常见到,清代皇宫嫔妃人手一个,还各种讲究做工及雕刻,类似于今天的暖手宝,把它藏进袖子里,即能暖手又能当装饰品。

以上,古代人的取暖方式也是丰富多彩的,只要实力允许,还是很享受的,不会挨冻!

为什么古代在冬天容易冻死人

因为古代物质条件差,穷人多。

古代的物质条件跟现代无法比拟,那时的物质条件奇缺,人们得不到冬天所需的热量来源,古代人的生活还是比较原始的,靠天吃饭,不像现代发达,所以他们的抵抗力比现代人差很多,所以很容易在冬天被冻死了,富人还好点。

古人是如何过冬的会不会冻死人

中国古代冷不冷呢?这要看具体是在哪个时期了。

现在学术界一般认为,中国五千年历史上经历了四个寒冰期。

第一次在西周前期,那时候文字记载的资料不多。

第二次在公元初到公元600年,也就是西汉到隋朝时期。

第三次在宋朝,是公元1000年到1200年左右。

第四次比较出名,明朝中期到清朝末期,持续了五百年,被称之为是明清小冰期。以至于很多人都在假设,如果明朝时期没有碰上小冰期,结果会不一样吗?

寒冰期的时候经常出现极端天气,连日暴雪什么的。

有多古籍上都记载着,冻死民众,冻死牛马等等。

那么古代人是怎么过冬的呢?

主要是分成了几个部分吧。

一个是建筑抗寒。

利用火墙、火塘、火炕、地炕等等方式抗寒。

还有一个比较奇特的方式。

“椒房殿,在未央宫,以椒和泥涂,取其温而芬芳也。”《三辅黄图》

用花椒和泥土糊墙。在《甄嬛传》有提到过。

另一个就是借助外物御寒了。

穷人的话选择比较少一些,穿丝、麻、葛等材质做成的衣裳,用灶灰等等方式取暖。

还有个比较惨的。

宋国有田夫,常衣缦缊黂,仅以过冬。暨春东作,自曝于日,不知天下之有广厦隩室,绵纩狐狢。顾谓妻曰:“负日之暄,人莫知之,以献吾君。”——《列子·杨朱》

大体意思就是穷的只有一件衣服了,只能晒太阳取暖。

有钱人的话选择的就多了。

先不说穿的衣服啥的,有的是。

还有使用木炭的,是的,生活在底层的人民一般只能做卖炭翁,想用木炭也费劲。

还有熏炉,手炉,脚炉,也就是现在的暖手宝了。

此外还有吃寒食散御寒的,也就是五石散。不是啥好东西就是了。

还有喝酒御寒的“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

吃火锅御寒的,还是鸳鸯锅……

然后还有一些少儿不宜的御寒方法,我们好孩子就不说了,咳咳。

“岐王少惑女色,每至冬寒手冷,不近于火,惟于妙妓怀中揣其肌肤,称为‘暖手’,常日如是。……申王每至冬月,有风雪苦寒之苦,使宫妓密围于座侧,以御寒气,自呼为‘妓围’。”——《开元天宝遗事》

文章分享结束,古人是如何过冬的会不会冻死人和古人过冬的冷知识的答案你都知道了吗?欢迎再次光临本站哦!

古代人穿纸衣过冬,不会被冻死吗 看完才知其中奥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