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哪些历史人物晚节不保

励志名言 冷知识 2023-08-24 12:53:28 -
有哪些历史人物晚节不保

这篇文章给大家聊聊关于有哪些历史人物晚节不保,以及历史上活的最久的人冷知识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哦。

本文目录

  1. 有哪些历史人物晚节不保
  2. 中国历史上最旺夫的一位女人是谁
  3. 历史上有没有重名的两个人,而且两个人还很厉害的
  4. 历史上重达300斤的福王,真的被煮成肉汤了吗

有哪些历史人物晚节不保

戴季英确实有问题,毛主席批示的很对!

第一,在土地革命时期,这个人就执行极左路线迫害了不少革命同志。

第二,到了全面抗战时期,被派到新四军高敬亭同志所在的支队,不吸取当年的教训,仍然搞内斗。最后高敬亭同志死亡,这当然与自身及其它因素有关系,但与戴季英有很大关系!

第三,已经当了河南省领导兼洛阳市委书记,还觉得官小。就不想想多少优秀的同志为建立新中国,献出了自己的生命,活着的同志只有多做贡献才是,那能向党伸手要权呢?!

中国历史上最旺夫的一位女人是谁

个人认为是杨开慧。“我失骄杨君失柳”,这是毛泽东怀念亡妻杨开慧所作。杨开慧不仅是一位贤妻良母,更是中国共产党最早的女党员之一。

1913年,毛泽东和杨开慧相识;1918年,两人相爱;1920年,两人结为连理。也是从1920年开始,杨开慧开始了她革命的岁月。当时,毛泽东建立中共湘区委员会,杨开慧是毛泽东的主要助手,负责区委的机要和交通联络工作。从1922年到1927年,杨开慧为毛泽东诞下了三个儿子。

“八七”会议后不久,毛泽东发起秋收起义,行动前,毛泽东曾嘱咐杨开慧参加一些农民活动,并且照顾好三个儿子。而杨开慧也是一个明事理的人,知晓丈夫是干大事的。她给毛泽东带上草鞋,并叮嘱毛泽东最好假扮成郎中。

随后,白色恐怖越来越严重,杨开慧与上级组织逐渐失去了联系。但是,杨开慧并没有放弃斗争,她带着三个儿子在长沙板仓展开地下活动,发展党组织。这一干,就足足三年时间。

在1930年,红军两次进攻长沙。但不久,红军开始撤退。红军撤退之后,湖南省“清乡”司令部司令何键卷土重来,并且把对红军的愤恨转到杨开慧身上。何键曾悬赏1000大洋来捉拿杨开慧,同时,还大肆捕杀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

10月24日,在密探余连珊的带领下,杨开慧和8岁的毛岸英等人被捕。在狱中,采访员对杨开慧进行问答。

采:“你为什么要做共产党,你犯了法,知道吗?”

杨:“我没有犯法,是何键犯了法。”

采:“你现在要是肯悔过自新,那就生命安全了。”

杨:“我是不屈服,关于政治,各有己事。我的生命早不计较,不成功便成仁。”

采:“你还有什么话要说没有?”

杨:“我的话说完了。”

杨开慧入狱期间,杨振湘和杨开智曾向章士钊,蔡元培等人求援,而这些人联名向国民党致函。或许是迫于社会的压力,何键并没有向杨开慧施于重刑。而且,任卓也向何键建议,“杨开慧如能自首,胜过千万人自首。”

但是,杨开慧对此却不屑一顾,“死不足惜,惟愿润之革命早日成功。”也因此,杨开慧放弃了最后一次能够活命的机会。

在11月14日,执法处长李琼“宣判”了杨开慧死刑,杨开慧自始自终一言不发,面不改色。侩子手帅保云用驳壳枪向杨开慧开了两枪,杨开慧倒地。到了中午,行刑的任正在吃饭,听说杨开慧没死,边让姚楚忠去补枪。

当时,杨开慧倒地的地方血染满地,两手痛苦的抓着泥土,足足抓出了两个大坑。但是,姚楚忠并没有理会奄奄一息的杨开慧,而是很冷酷的补了枪。

毛泽东听到杨开慧身亡后,痛苦的叹了一句,“开慧之死,百身莫赎。”

这一年,杨开慧年仅28岁。而她给毛泽东带上草鞋时的最后叮嘱,则成为了她与毛泽东的最后诀别。杨开慧的一生,是革命的一生,亦是战斗的一生。

就如同她在监狱时对探望的六舅妈说的一样,“屋里有块青布料子,给我做一套衣服,上路时穿的,年少时,家父有训戒:我杨家死了人,不作俗人之举!”

历史上有没有重名的两个人,而且两个人还很厉害的

历史上重名的名人一麻袋,尤其是两汉、魏晋时期,你到大街上叫一声“王咸”、“刘章”、“陈参”,估计有一圈人扭头冲你“哎”。甚至一个家族内,儿子跟孙子,侄子跟女婿都同名,抓狂不?

下面举几对同名的历史名人,再告诉你一个古人多重名的原因。

一对“韩信”同为开国功臣

刘邦帐下有两个韩信,二人不光名字相同,还有着相似的结局。后人为了区别二人,只好把“学习成绩”稍差的韩同学叫做“韩王信”。

我们熟知的韩信,即号称“兵仙”,将兵“多多益善”,最后被刘邦“兔死狗烹”、“鸟尽弓藏”的那位。他是三好生,大家耳熟能详,不多赘述。

另一位韩信是战国七雄之一韩国韩襄王的孙子,地地道道的贵族出身,远不是靠“漂母”救济的韩信所能比。

陈胜吴广起义爆发后,韩王信追随族兄弟韩成起兵。韩成战死后他与张良一起投靠了刘邦,因战功被册封为韩王,封地在荥阳。

后来刘邦觉得荥阳这地方太重要,于是将韩王信徙封代地。代地与匈奴接壤,面对匈奴的屡屡入侵,韩王信力不从心,只好私下跟匈奴人乞和。刘邦得到报信很生气:你这不是卖国求荣的汉奸嘛!

于是刘邦屡屡派使者把韩王信臭骂一通。韩王信心里害怕,老刘这家伙绝不是善茬,干脆趁他还没把刀架到自己脖子上,反了个球的。

后来刘邦派柴武挂帅,平定了韩王信之乱,并斩杀了他,韩王信也成为刘邦消灭的第一个异姓诸侯王。汉文帝时期的名将韩颓当就是韩王信的儿子,汉武帝身边的佞臣韩嫣,就是韩颓当的孙子。

两个“刘秀”谁是真命天子

我们熟知光武帝刘秀,还知道当年他就是凭一句“刘秀为天子”的谶语,而起兵获得了天下。但你可能不知道,其实谶语中的“刘秀”,指的根本不是“此刘秀”,而是另有其人。

谶语中的“刘秀”是一个叫“刘歆”的人,此人为了避讳汉哀帝刘欣,把名字改成了刘秀。刘歆改名的时候(公元前8年),刘秀还没有出生(公元前6年)呢。

刘歆是刘邦的弟弟刘交的后人,他与父亲刘向,都是中国历史上大名鼎鼎的学术专家。刘歆还有一个好友叫王莽,因此他的命运也与王莽紧紧绑定。

王莽当了皇帝后,刘歆成了新朝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国师公”。但新朝晚年,一对好兄弟反目。当时有个叫西门君惠的术士,不知道从哪儿搞了“赤伏符”,说“汉室当兴,刘秀为天子”。

其实那是他们想借助刘歆的影响力,来推翻王莽的政治把戏。当然,刘歆们的图谋没能得逞,一伙人全都被诛杀,刘歆也自杀身亡。

但后来这个谶言被刘秀“盗用”,移花接木戴到自己头上了,你说神奇不?

连“王莽”居然都有两个

接着就说王莽,很多人不知道,历史上连“王莽”这么个怪癖的名字都能重了。

“篡汉”自立的王莽无需多言,大家都很熟悉。另一个王莽是汉武帝末年的官员,职位是卫尉,比皇帝王莽大了至少80岁。

卫尉是北军统领,负责皇宫宿卫,位列九卿。但这个王莽的事迹却不多,史书上也没有他的传记,所以不为外人知,他的“出名”全靠儿子王忽。

王忽时为侍中,内朝官,给汉武帝当决策参谋。公元前87年,汉武帝驾崩了,留下一道遗诏:令霍光、金日磾、上官桀辅政。可就在圣旨宣读后,王忽不干了:我一直在皇帝身边,从来没有听说过这么一道圣旨,我怀疑这是一道伪诏。

王忽的话如同重磅炸弹,关于汉昭帝究竟是不是汉武帝钦定的接班人?霍光等人有没有矫诏?后世一直存在疑问,其中王忽的话就是证据之一。

大权在握的霍光大怒,把王莽召来一顿臭骂,吓得王莽回到家就杀了王忽。至于谁是穿越者,你说了算。

两个“杜子夏”靠帽子区别

其实我们也不必为古人重名而担忧,因为大多数场合,人们出于尊敬,称对方的字号,而不是直呼其名,这就避免了重名的尴尬。

不过,称呼字号也麻烦,古人的字号相同也是屡见不鲜,比如汉成帝时期就有两个“杜子夏”,一个叫杜钦,一个叫杜邺,两个“杜子夏”一起站在朝堂,叫起来也很挠头。

怎么区分他们呢?当时的人分别给他俩取了外号,杜邺叫“大冠杜子夏”,杜钦叫“小冠杜子夏”。为什么这么叫呢?因为杜邺总喜欢戴一顶高大的帽子,杜钦则戴个“小帽”。

不过杜钦听到这个称呼气得想动手打人,没人敢当着他的面这么叫,因为这是个侮辱性的称呼。原来“小帽”并不是“冠”,而是指杜钦的“眼罩”,杜钦先天一只眼失明,只好戴个眼罩示人。

呃……看起来古人也不靠谱,竟然如此恶搞。

令人抓狂的“陈咸”、“王兴”、“王商”、“刘章”们

除了上述几位名人,如果我们细扒,估计三天也说不完,太多了。再举几个例子:

西汉末年至少有两个陈咸,一个是丞相陈万年的儿子,跟淳于长、萧育、朱云等人混迹江湖。还有个陈咸专门跟王莽不对付,新朝建立后坚持“不仕王莽”,隐居山林终了一生。南宋时期还有个陈咸,是宋孝宗时的进士,官声相当的好。

汉元帝有个表叔叫王商,曾经官居丞相,后来被皇后王政君的哥哥王凤害死。王政君有个弟弟也叫王商,多年后他接替王凤当了大将军。其实同时期还有个王商,是另一支外戚子弟。这三支王氏外戚,一支是汉宣帝的母亲一族,一支是汉宣帝的皇后一族,还有一支就是汉元帝的皇后王政君一族。

王莽有个儿子叫王兴,他的孙女婿也叫王兴。你可能要问,古人不是“同姓不婚”吗?怎么孙女嫁给了同姓?其实古人是“同宗不婚”,同姓不同宗是可以结婚的,比如王莽的妻子也姓王。

刘邦的后代中重名的多如蚊蝇,一巴掌能拍死好几只。比如刘章,至少有四个:刘邦的庶子刘肥的次子朱虚侯刘章、光武帝刘秀的侄子齐王刘章、淮阳王刘章、常山王刘章。

其他的,如刘义、刘懿、刘宜、刘德、刘兴、刘康、刘恭等等,重复利用率都很高。

原本以为现代人水平低,起名字没创意,总在那几个字上打转转,没想到古人也一样。古人多重名的原因大致如下:

其一,时代特征使然

历史上重名最多的时期,主要集中在两汉和魏晋,这跟当时的社会风俗有关——崇尚单字名。人们为何有这么个奇怪的风俗呢?

因为自西汉起,儒学成为显学,儒生们发现一个规律,那些先贤如姬旦、孔丘、孟轲、荀匡、颜回、李耳等等,都是单字名,所以全社会逐渐形成了一个共识:起单字名就是学习古圣先贤,再后来干脆认为,只有二流子才会起双字名。

比如王莽有个孙子叫王宗,后来因为谋反被杀。王莽深以为耻,把他的名字改成了“王会宗”,以示羞辱。

后来连匈奴人也跟着赶时髦,比如呼韩邪单于的儿子囊知牙斯(乌珠留单于),就改名为“智”。

其二,士族豪门化的结果

自从儒学获得“独尊”的地位后,西汉兴起“家学”,因此诞生了一批豪门士族集团,进而形成中国历史上的新的政治集团——士族阶级。

比如刘氏、王氏、颜氏、欧阳氏、韩氏、陈氏等等,掌握了特权的这些家族,子孙后代繁衍速度奇快,因而重名的概率也大大增加。

其三,常用字扎堆的结果

这一点古人跟今人一样,起名字也赶时髦,谁也不会给孩子起个阿猫阿狗的名字,于是就盯着那二十来个寓意美好的字眼上较劲。

这种现象直到南北朝后期,特别是隋唐,随着门阀士族集团的衰微,以及北方少数民族与汉文化的融合,双字名开始流行,读书也逐渐平民化,那个令人抓狂的重名时期才与我们告别。

历史上重达300斤的福王,真的被煮成肉汤了吗

福王不是重达300斤,是重达360斤,按他的前半生,还真对得起福这个字。

福王朱常洵是万历皇帝的第三子,他的母亲是万历最宠爱的郑贵妃,爱屋及乌,万历对朱常洵极其宠爱,一心想让朱常洵当太子,问题是皇后虽然无子,万历曾一时兴起,临幸了一位宫女,而这位宫女则生下了他的长子朱常洛。

万历想违祖制,越过朱常洛,立朱常洵为太子,引发了“国本之争”。大臣们不答应,轮番轰炸,给万历上课,争国本事件,前后长达十五年,万历皇帝心力交瘁,最终只能立朱常洛为太子,为此他发了驴脾气,二十多年不上朝,好在明代有一套体制,皇帝不上朝,国家照样能运转。

万历不得不立朱常洛为太子,朱常洵为福王,心里觉得亏欠了朱常洛,除了江山,啥都给朱常洵,正常封了王要就藩,可是万历舍不得,一直把朱常洵留在身边,朱常洵结婚时,花费了三十万金;结了婚没有理由不就藩了,他给朱常洵营造洛阳府邸,又花费了二十八万金,都是常制的十倍以上。万历大肆派遣税吏、矿使,收缴了很多额外的税赋到内库(皇帝的私人小金库),数额达亿万计。这些钱,除了一部分用于“万历三大征”的军费之外,将大部分都资助了福王。

河南因为离京城不远,又相对富庶,是明朝藩王的聚集区。全省一共7位藩王。这些王爷的待遇是有明朝法律规定的,丝毫少不得,这些费用都是通过税收,从百姓身上巧取豪夺而来,河南财政早是不堪重负,还要应付福王这样皇帝特别关照的大爷,百姓苦不堪言。

当然福王也不是什么好东西,《明史》记载,福王就藩后,“日闭阁饮醇酒,所好惟妇女倡乐”,这就是一个被宠坏了的衣食无忧的公子哥。他通过土地兼并,大量占有了本应属于民间的良田。大肆搜刮地方财富富可敌国,而当地的老百姓却是越来越穷困。正所谓是“耗天下以肥王,洛阳富于大内”,福王被称为肥王,不仅是因为他胖,更是指他搜刮民脂民膏,富得流油。

一个王朝的兴衰,绝对是有迹象可循的。很多人说大明亡于万历,是有一定道理的。明朝末年连年灾害,百姓流离失所,而边关战乱不断,士兵连军饷都没有,福王奢靡享乐,与民争利,如何能不引起民怨?当时南京兵部尚书吕维祺曾多次向福王建言,请他开仓放粮,支援军饷、赈济灾民。可是福王不为所动,所以当李自成的起义军攻打洛阳时,城内的饥民们一呼百应,里应外合,洛阳城被迅速攻破。

福王的王妃邹氏及世子朱由崧逃往怀庆。而福王因为太肥,跑不动,无法逃跑而躲入迎恩寺,但很快被李自成的起义军搜到。

据说李自成命人将朱常洵和几头鹿在一口巨锅中煮,让将士们共享这“福禄宴”。农民军很痛恨这些为富不仁的大官,便持刀将朱常洵轻刮细剃,除去毛发与指甲,又用药水灌肠清理粪便。众人们从洛阳郊外抬来一口“千人锅”立于王府大院,锅中加水与调料后,将朱常洵和几只剥了皮的鹿投入锅中。

锅中三百多斤的朱常洵扑腾着,一边喘着粗气,一边大声嚎叫,甚为凄惨。围观的众人兴高采烈,耐心等待这“福禄宴”开席。一个时辰后,煮得烂熟的朱常洵及数只鹿已被几千兵士吃入腹中,成为李自成犒劳大家的美味。

秦汉时期有烹刑,把整个人扔进大锅给煮了。但是食用不太可信,这个说法有污蔑李自成残暴之嫌,数只鹿再加300斤人肉,加大量的水,正常不可能有这么大的锅。数千将士进食肉汤,显然也不太可能。

对于福王的死法,明史有记载:“自成兵汋王血,杂鹿醢尝之,名‘福禄酒’”,李自成是用鹿肉蘸福王的血一起饮用。

《明史.福王常洵传》中,福王遇害又出现了这样一个细节:福王被杀,两名承奉伏尸痛哭,贼军驱逐他们离开。他们却挣扎着哀号道:“王死某不愿生,乞一棺收王骨,粉无所恨。”也就是说福王被杀,他的承奉也就是侍从,不忍心他暴尸荒野,冒死向义军求得了一具桐木薄棺,将遗骸装殓。这才让福王得以安葬。

而在福王儿子朱由崧的记载里,福王是战败被俘,骂贼后英勇就义,这就是给他爹脸上贴金了。大概率是李自成杀了福王以后,把他的血滴入酒中饮用。百姓痛恨福王,演变成把福王和鹿肉一起炖了。

很多人说明史不可信,单就福王被杀而言,我认为是可信的,满清入关,打的旗号就是为大明皇帝报仇,李自成如果煮食了福王,更能证明李自成的残暴,这样的内容,清朝都不写,恐怕只能说明真的没发生过。

关于有哪些历史人物晚节不保到此分享完毕,希望能帮助到您。

文 收藏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