攻其恶,无攻人之恶

各位老铁们,大家好,今天由我来为大家分享孔子说“射不主皮,力不同科”是什么意思,以及为什么大夫不建议骑射的相关问题知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如果可以帮助到大家,还望关注收藏下本站,您的支持是我们最大的动力,谢谢大家了哈,下面我们开始吧!

本文目录

  1. 孔子说“射不主皮,力不同科”是什么意思
  2. 古代中原步兵为何总是对骑兵无解
  3. 三国演义鲁大夫是谁
  4. 有孙子兵法的古代中国为什么打不过野蛮落后的游牧民族

孔子说“射不主皮,力不同科”是什么意思

原话应是:

子曰:“射不主皮,为力不同科,古之道也。”(《论语·八佾》)

射,是当时士大夫都必须掌握的技艺。而在聚会宴饮或重大仪典时,从上至国家下至一乡,都常有射箭比赛。因此,射也是当时一种很重要的社交礼仪。譬如有如下一则:

子曰:“君子无所争,必也射乎!揖让而升,下而饮,其争也君子。”

孔子用射礼来启发学生们如何保持君子之争。但是这种代表文明象征的君子之争,在当时礼崩乐坏的背景下,却开始变成了另一种味道。

那是什么呢?当时人们在射礼上,再也不是竞赛谁的准的高,谁能正中靶心,也即射箭的技艺本身;而是竞赛谁能够“贯革”,也即能用箭射穿靶子,等于主要是比赛谁的力气大。按照道理,射箭应当主要注重于准头,而不应是以力道为主。因为比力道应当是交由其他科目来比的。

因此,“射不主皮”的意思是:射箭不是以贯穿靶子上的皮革为主要目的。

而“为力不同科“的意思是:其用力的方式(即射准)与比赛力量是属于不同科目的。君子习学射艺,射成为一种礼,在周礼中不仅仅是承担“尚武”的功能,其实也是一种《大学》中所倡导的“知止”的训练,所谓“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这样才符号“礼乐之治”的理想,而非蛮力之争。

但在礼崩乐坏时代,社会的风气开始被破坏,人们更崇尚的已经不是那种在准头之间的毫厘之争中所显示的优雅,而是更膜拜于看谁有蛮力将皮革射穿。孔子不觉这种变化是好的,他向学生指出这藏于背后的礼及道的不同。

他提醒学生,古之道其实是“射不主皮”的。《礼记》中记载:“武王克商,散军郊射,而贯革之射息。”也就是说,从历史上来看,商纣无道之时,人们在射上也是崇尚”贯革“蛮力的;但在武王克商之后,整个社会又恢复到“射不主皮”的自然的射艺的本来状态。可见“射”求“贯革”,不仅是失去了“射”本来的目的,也是社会精神力下降,风气逐渐变得野蛮的折射。而“射不主皮”才不失社会文明。就像我们现代文明社会的射箭比赛,也是比准而不是以此去竞赛蛮力的。

朱熹对此点评道:“周衰,礼废,列国兵争,复尚贯革,故孔子叹之。”这个解释可说是言简意赅,切近实际的。

古代中原步兵为何总是对骑兵无解

因为骑兵对步兵有先天速度优势啊!

战马给骑兵部队带来的速度优势是毋庸置疑的。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使用阿拉伯诺曼马的法国骑兵的大部队(营团规模)一天能走40公里,小部队(联排规模)能走60公里左右。而当时的步兵部队行军的标准是一天24公里,急行军为40公里。

法军骑兵的行进方式上主要分为5种:常步、速步、跑步、快跑步和袭步。速度分别是:一分钟100米、220米、320米、420米;袭步则是以马的全速来跑。跑步、快跑步和袭步主要用于急行军和快速袭击,而且只能维持很短的时间。骑兵长途行军时,一般只采用常步和速步,大概速度就是6千米/小时-13.2千米/小时。而制约近现代骑兵机动力的主要因素是后勤。因为战马和人一样,都得吃东西,马在自然条件下,可以一整天都吃草。但作战状态下不可能让战马一整天光吃草不打仗,这必须让战马在短时间内摄取营养。而且进食时战马要停住,因为饲料是包含大麦、燕麦、高粱、大豆、小麦、干草、蒿和食盐的精饲料。这样的干料,战马边走边吃会呛到。

因此,近现代骑兵部队,每天行军一般5~6小时。战斗状态中,法军战马大麦的平均定量是4800克/马/日。如果战斗持续7天,就需要33.6千克大麦。这会大大加大战马的负荷,因此近现代骑兵持续行军作战一般不会超过一周。但这个限制对于古典时代的游牧帝国军队来说却不是问题。因为游牧帝国所最不缺的就是战马。从某种角度上说,游牧帝国是由战马所承载的。

根据前苏联学者的统计,在20世纪之前,在草原游牧的哈萨克牧民,每一家约有15—30匹马,最富有的可达3000匹马。以此类推,牧人的军队最大的优势就是以一人多马为常态,能够破解近代骑兵部队受限于后勤的瓶颈。

比如宋代时,辽军每正军一人,就要备马三匹,其中一匹为战马,以供临阵冲锋交战时骑乘,另二匹为备用马,供平时行军时骑乘。《辽史·兵卫志》“未遇大敌,不乘战马;侯近敌师,乘新羁马,蹄有馀力”。每一名正军还配有二名管后勤的家丁随军从征,此二人也各有一匹马为坐骑。因而,辽军每一战斗单位(一名正军二名家丁),要自备五匹马。而这种军马资源上的优势,被蒙古帝国发挥到了极致。

根据《蒙古族古代战争史》的统计,“(蒙古骑兵)从扬子江北岸至保加尔边境,部队集结都是在2至3个月完成的。这样部队每天平均行军速度达到90至95公里。它的突击:攻占北俄罗斯,只用了2个月零5天时间,每天的平均速度达到85至90公里;攻占南俄罗斯,只用了2个月零10天时间,每天进攻速度达到55到60公里;攻占匈亚利和波兰,只用了三个月的时间,每天进攻速度达到58到62公里。”

当然这样高强度,不计成本的快速行军,是以战马的大量损耗作为代价的。1252年9月,忽必烈与将领兀良合台等率军十万人,迂回数千里,远征大理。中国蒙元史研究著名学者方龄贵教授曾经考证,忽必烈在这次远征中,光战马就损失了将近四十万匹。

“关于忽必烈大理行军艰险的情状,《元史》所载不多,惟《牧庵集》卷一七《光禄大夫平章政事商议陕西等处行中书省事赠恭勤竭力功臣仪同三司太保封雍国公谥忠贞贺公神道碑》中有较具体的描写,节录如下:公(贺仁杰)由是人备宿卫,经吐蕃曼沱,涉大泸水,入不毛瘴喘沮泽之乡,深林盲壑,绝崖狭蹊,马相縻以颠死,万里而至大理。归由来涂,前行者雪三尺,后至及丈,峻阪踏冰为梯,卫士多徒行,有远至千里外者。比饮至略畔,最诸军亡失马几四十万匹。”

不过这种巨大的损耗对于游牧帝国来说,根本不会伤筋动骨。比如宋代辽道宗年间,“以牧马蕃息,多至百万”。至天祚朝,尽管“累与金(女真)战。番汉战马损十六七”,但仍有“数万群,每群不下千匹”。辽亡后,除被女真掠得外,塞外尚有马数十万匹,被西迁的耶律大石所得。

内蒙古牧业系统曾对蒙古马进行过统一测算,普遍驮载在100公斤以上,最大拉车挽力可达300公斤。骑乘速度:1600米,2分22秒;2000米,5分钟左右;一万米不到十五分钟,8小时可走60公里;优良品种可每小时前进13—15公里,日行150公里。相比之下人的速度就差多了。1500米世界纪录是3分26秒00,2000米是4分49秒99,一万米26分17秒53。但这些长跑记录,是在绝对轻负荷状态下。善于步行行军的解放军,5公里武装负重越野,20分钟就已经是优秀成绩,而且一般不考虑跑完立即投入激烈的肉搏作战。

由此可见,一人多马的游牧骑兵在那个没有电报和汽车的时代,拥有着情报传输和机动力上的绝对优势。这使得游牧骑兵能够快速绕过汉民族防线,袭击毫无保护的和平居民,然后在大批汉民族军队赶来前撤退。如果汉民族军队追击,游牧骑兵就会利用机动上的优势,不与汉民族军队正面作战,或偷袭、或袭扰,或快速调集优势兵力合围汉民族军队。甚至游牧骑兵只需不断引诱汉民族军队追击,然后将其引入大漠,使其迷路,靠饥饿和干渴来解决敌人。

就像法国历史学家勒内·格鲁塞在他的《草原帝国》里写道:“(匈奴)会出其不意地出现在耕地边缘,侵袭人畜和抢劫财产,然后在任何还击可能来到之前带着战利品溜走。当他们被追赶时,他们的战术是引诱中国军队深入大戈壁滩或是草原荒凉之地,然后在自己不遭埋伏的情况下,以雷雨般的箭攻击追赶者,直到他们的敌人被拖垮,被饥渴弄得精疲力竭,他们才一举而消灭之。由于他们的骑兵的机动性以及他们的弓箭技术,这些方法相当有效。”

三国演义鲁大夫是谁

三国演义中,鲁大夫是指鲁肃字子敬。鲁肃为三国演义中吴国的上大夫。也是继周瑜之后的第2任鲁国大都督。是三国演义中吴国的四大都督之一。他和周瑜是亲密挚友。又深得孙权的信任。有着良好的大局观,一直知道蜀汉联合吴国,然后一同抗击北方的魏国。

有孙子兵法的古代中国为什么打不过野蛮落后的游牧民族

孙子兵法,誉传天下!

为将者务必知天文、地理、人和;熟三韬六略,行兵布阵,方可带兵打仗。

兵不在于多,而在于精;

将不在于勇,而在于谋。

兵须练,方可精;

刀当磨,刃才利;

马多驯,才可乘。

历史上有些帝王,任人为亲,委以重任。妒忠良,用外行将国家大事置身事外,所以被对方击破。

OK,关于孔子说“射不主皮,力不同科”是什么意思和为什么大夫不建议骑射的内容到此结束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我读论语小记 八佾第三 射不主皮,为力不同科 尔爱其羊,我爱其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