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老铁们,大家好,今天由我来为大家分享国补退坡新能源汽车还会大降价吗,以及新能源退坡企业解决办法的相关问题知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如果可以帮助到大家,还望关注收藏下本站,您的支持是我们最大的动力,谢谢大家了哈,下面我们开始吧!
本文目录
2019年补贴如果退坡,新能源车企应该如何应对
补贴退坡,车企仅仅只能做两件事,那就是上调售价以及应对倒闭危机。
最近,众多电动汽车产业悄然上调了车型售价,引发了广泛关注。举例来看,小鹏G3的整体价格区间从13.58-16.58万元上涨到15.58-19.98万元,其中顶配尊享版的售价上涨了3.4万,涨幅达20.5%。北汽新能源EX360全系车型售价上涨5000元,目前的补贴后统一售价为8.49-10.39万元,涨幅4.8%-6.3%。
除了明确上涨售价的车企,还有包括比亚迪、蔚来等部分车企表示将按照2019的补贴政策调整售价,限期之前购买的车主仍然可以享受2018年的补贴政策,限期之后将只能按照新的补贴政策的售价购买车辆,换言之就是涨价。
为何在车市寒冬,销量大幅下滑的情况下还要上调售价?
最直接的原因就是新能源汽车补贴的退坡。随着新能源补贴越来越成为国家不可承受之重,补贴的退坡在所难免。我国的新能源补贴是直接发给车企,所以当车企们无法享受高额补贴的情况下,只能把这部分的损失转嫁给消费者。可以说补贴退坡无意间揭开了我国现阶段电动汽车的遮羞布——售价相对燃油车更高。并且,由于我国新能源补贴逐渐向扶优扶强倾斜,越是续航里程高的车型,受到的影响越小,反而是NEDC续航小于400km的车型受到的影响较大,所以续航不足400km的小鹏G3的价格才会有如此之大的涨幅。
为何燃油车的价格逐年下降?电动汽车的售价反而上涨?80年代,一辆捷达15万,一辆别克林荫大道高达55万,比现在的燃油车价格高多了,并且要知道那时候货币的购买力跟现在不可同日而语。经过几十年的发展,燃油车的价格不断下滑,普通的工薪阶层都能买得起车了。但是为什么电动汽车反而越来越贵呢?除了电动汽车出现时间较晚,汽车的价格已经较为亲民以外。电动汽车最主要的成本——电池的价格下降缓慢。
现阶段的电池技术极度依赖副Ⅷ族金属元素,只要是技术没有突破,锂电池的成本是无法下降的,比如正极材料钴,全世界一半储量在刚果金,锰钴镍等元素储量也有限,因此电池行业大概率会发生产量越大成本越高的奇葩现象。
尾巴:补贴政策的退坡,可以倒逼车企提高旗下车型的续航里程,必须在核心技术上有所突破,这意味着一大批缺乏核心技术的电动汽车厂商面临生死存亡的危机。很有可能在接下来的补贴退坡洪流中,逐渐被淘汰。但对于车企来说,今年面临的最大问题是消费者凭什么买你们家的电动车?在便利性不如燃油车的情况下,却比燃油车还要贵,涨价的电动汽车,消费者又凭何买单?
国补退坡新能源汽车还会大降价吗
不会,新能源汽车降价已经结束,自2021年5月1日起,国家财政部停止了补贴退坡政策,从而使用新能源汽车的优惠利率在不断提高。不过,如果新能源汽车的大降价可以为消费者带来更多优惠,依然值得期待。
新能源车补贴政策退坡,拔掉“奶嘴”的中国车企还能健康成长吗
内忧外患,真正考验核心技术的时候了
电动车政策退坡,新能源车型应如何应对
面对后补贴时代,新能源汽车产业应该如何应对,需要从哪些方面做出努力,才能爆发出洪荒之力以确保市场健康稳定发展,而不至于出现断崖式下滑。
从三个方面寻找答案,首先回顾补贴的发展历程和发展阶段;其次,简要分析补贴退坡或取消带来的利与弊;最后,从供给侧、需求侧、政策和管理等角度挖掘新能源汽车的洪荒之力。
财政补贴,意味着金钱,而金钱是万恶之源,有人为它哭,有人为它笑,有人为它铤而走险,有人为它不择手段,有人为它上了天堂,有人为它下了地狱,这样的事情总在不断上演。同样,在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初期,部分企业挖空心思、投机取巧、钻政策空子骗取财政补贴(金钱)的事儿也没少发生,骗补在行业内造成了严重影响。年初国务院成立了稽查小组,对违规骗补企业进行核查,虽然至今没有公布稽查报告,没能给纳税人一个明明白白的交代,但国家相关部门有意识的政策调整已经展开。2016-2020年新能源汽车财政补贴明确采取退坡机制,2020年以后是否继续补贴尚不得而知,多数专业人士认为有可能直接取消补贴。这里将取消补贴以后的时期称为后补贴时代。在后补贴时代,新能源汽车产业如何保持健康稳定发展,是产业管理部门和业界必须思考的问题。
一、补贴政策历程回顾与发展阶段分析
为了加快新能源汽车的示范推广,充分调动整车企业参与研发生产的积极性和消费者使用新能源汽车的可接受性,从而培育产业、激活市场,为此国家相关部门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措施,包括财政激励工具(如财政补贴)和非财政激励工具(对新能源汽车不限行、不限购),其中影响最大、最深、最广的当属财政补贴。早在2009年,我国发布了首个节能与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对公共服务领域的节能与新能源车辆进行补贴。此后,新能源汽车财政补贴政策历经几轮补充修订,在补贴对象、补贴范围、补贴额度及补贴区域上进行了不间断调整和细化。
通过以上对历年新能源汽车产业补贴政策的梳理,可将新能源汽车补贴发展与演变进程分为四个阶段:
第1阶段,启动阶段。该阶段的特点是补贴领域窄、补贴范围少、补贴区域少,补贴领域起初仅限于公共服务领域,后来扩展到了私人领域,客车补贴范围仅限10米以上,补贴区域仅有13个试点城市和部分非试点城市。
第2阶段,扩大阶段。该阶段的特点是补贴范围和补贴区域明显扩大,补贴额度根据里程等条件进一步细化,同时取消了对节能汽车的财政补贴,补贴对象仅限于新能源汽车(纯电动、插电式混合动力以及燃料电池汽车)。该阶段补贴区域涉及38个城市群共计88个城市,新能源汽车产销快速放量,属于骗补高发的阶段。
第3阶段,退坡阶段。该阶段的特点是补贴范围大、补贴额度逐步退坡。在该阶段,国家开始集中稽查骗补行为,整顿行业不正之风,努力引导行业向健康有序的方向发展。
第4阶段:后补贴时代(指财政补贴取消的阶段)。在该阶段,国家可能考虑全面取消新能源汽车财政补贴,新能源汽车市场由政策驱动转向市场和技术双驱动。
三、多角度挖掘新能源汽车的洪荒之力
在后补贴时代,新能源汽车产业如何爆发出洪荒之力,保障产业健康、有序、稳定发展,以下我们从供给侧、需求侧、政府政策及管理等方面探讨产业发展的措施与建议。
1、供给侧
(1)加强技术创新。企业应继续加大研发人员和研发资金投入,以正向开发为目标,努力提升新能源汽车产品技术水平和核心竞争力。
(2)降低准入标准。降低新能源汽车企业准入条件,实行宽进严出,加强事后监管,允许互联网等新兴企业进入造车行业,发挥鲶鱼效应。
(3)提高产品质量。新能源汽车企业应从注重量的提升转移到注重质的提升上,要更注重产品质量和产品安全,打造消费者放心的新能源汽车产品。同时,以消费者需求为核心,不断丰富新能源汽车产品线,扩大消费者的可选择范围,比如说提供面向分时租赁商的个性化定制产品。
(4)降低产品成本。通过规模生产、轻量化等手段,以技术创新为支撑,降低新能源汽车产品成本,推出与传统燃油车相比有性价比优势的电动汽车产品。
(5)完善基础设施。充电基础设施是新能源汽车全面推广的重要配套保障。通过不断完善配套基础设施,创新充电方式如无线充电,为消费者解决使用新能源汽车的后顾之忧。
(6)创新商业模式。商业模式创新在新能源汽车推广初期发挥了重要作用,在今后新能源汽车推广中,还需加强分时租赁、换电、车电分离等模式的进一步完善和创新。
2、需求侧
(1)继续加强宣传教育。近年来,随着国家对新能源汽车的重视和支持,新能源汽车在消费者群体中的认知度在逐步提升,但还存在宣传教育死角,如消费者追求续航里程越大越好,而实际每天平均用车里程仅50公里左右,因此,需要继续加大宣传教育力度,尤其是向消费者宣传新能源汽车共享等新型理念。
(2)多项优惠刺激政策。从消费者角度出发,继续保持和出台新的新能源汽车的优惠刺激政策。如停车费免收或半价、不限行、不限购、电费补贴,等等。
(3)完善二手车回收体系。目前,新能源汽车贬值较快,二手车市场十分不活跃,二手车商不愿意回收或者给的回收价非常低,同时消费者不愿意购买二手车,从而导致二手车市场基本无交易。未来,新能源汽车保有量逐步增多,旧车也会持续增加,如何处置与评估二手车、构建完善的回收体系显得十分重要。最近,有消息称整车厂可能会在下半年推出新能源汽车回购政策,如能尽快实施,对吸引和稳定消费者信心来说可谓重大利好。
3、政府层面
(1)实施碳积分交易。最近,发改委公布了《新能源汽车碳配额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拟于2017年开始试行,2018年正式实施。该征求意见稿并未给出碳交易积分的计算细则,还需要进一步细化方案。此外,需要加快推进方案的实施落地,而不是一而再再而三的跳票。
(2)破除地方保护。电动汽车百人会在这方面给出了自己的答案,如推进财税制度改革、取消地方目录或地方补贴,等等。目前的建议措施已经很明确,但破除地方保护的关键在于管理层的决心和政策措施的实施力度,不坚决推进落地实施,一切皆为空谈。
(3)明确燃油车禁售时间表。目前欧美已燃油车禁售时间,如挪威计划到2025年禁售燃油车,德国或到2030年禁售传统燃油车,荷兰也计划从2025年开始禁止汽油和柴油车在该国销售,加州可能将在2030年禁止传统燃油车上市销售。中国也应尽早明确燃油车禁售时间表,给市场一个明确的预期,一定程度上也能引导消费者转向新能源汽车。
(4)制定长期政策。政策的不稳定性给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带来了困扰,尤其是整车企业受影响较大,如上半年电池公告管理政策的突变,让电池企业和整车企业猝不及防,整车企业很难在短期内更换电池。因此,政府应考虑制定长期政策,给企业一个明确的预期,产业调整也应给企业缓冲期。
关于国补退坡新能源汽车还会大降价吗,新能源退坡企业解决办法的介绍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