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 苗侗服饰 穿在身上的民族风情

style="text-indent:2em;">大家好,关于侗族壮族服饰差异很多朋友都还不太明白,不过没关系,因为今天小编就来为大家分享关于侗族裙子怎么弄好看的的知识点,相信应该可以解决大家的一些困惑和问题,如果碰巧可以解决您的问题,还望关注下本站哦,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

本文目录

  1. 黔东南的侗族分为南侗北侗,他们的区别在哪里呢
  2. 侗寨和苗寨的区别
  3. 土家族传统的服装是什么
  4. 侗族壮族服饰差异

黔东南的侗族分为南侗北侗,他们的区别在哪里呢

侗族是中国的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贵州,湖南,广西的三省交汇处。

侗族又根据他们的方言分为北侗族和南侗族,其中北侗族有100多万人。聚居在黔湘桂毗邻地区的侗族,有共同的生存地域、经济生活、交际语言、伦理道德、宗教信仰、风俗习惯、社会组织、认知方式等文化心理特征。从侗语方言的语域上区分开来的方言分水岭就是锦屏县的启蒙镇。启蒙镇往南为南部侗语方言区,简称“南侗”,包括贵州的黎平、从江、榕江,湖南靖州、通道,广西三江、龙胜;以北就属于北部侗语方言区,即“北侗”,天柱、剑河、三德、新晃等地的侗语属于这一方言区。

除了方言不同,还有服饰也不一样。和服饰十分精美,挑花、刺绣等手工艺极富特色的南侗相比,北侗由于“汉化”的比较严重,北侗的妇女不穿裙子,穿裤子,服饰也要简洁的多。下面介绍一下北侗地区的风俗。

【侗家拦门酒】侗家人在进入寨子的在门楼边或者路上放上长高凳,挡住客人,寨子里的大姑娘小媳妇甚至中老年妇女都端着酒来向客人敬酒。饮酒对歌,你唱我答,其歌词诙谐逗趣,令人捧腹。唱好了喝好了,再撤除凳子恭迎客人进门。当然,对于那些无法对歌的游客们既不会唱,又听不懂,只好老老实实的一饮而尽了。面对侗家人敬酒过来,是不能用手接的,只能让人家喂。如果用手接了,那就是对人家的不尊重,那就是“敬酒不吃吃罚酒”了,就得将对方敬过来的酒全喝干了。

【侗家打油茶】油茶待客一直是侗族的重要礼俗,也是侗族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习俗。侗家人先将煮好的糯米饭晒干,用油爆成米花,这是油茶的灵魂——炒米。把炒米捞起来,剩下的油用来熬茶叶,再加入适量的水,开锅后将茶叶滤出放好。待喝油茶时,将事先准备好的炒米、炒花生、猪肝、粉肠等放人碗中,将滤好的茶斟人,就是色香味美的油茶了。在侗家喝油茶时,你不要太客气,太客气了,是对主人的不尊敬。喝茶时,主人只给你一根筷子,如果你不想再喝时,就将这根筷子架到碗上,主人一看就明白,不会再斟下一碗.如果不是这样,主人就会陪你一直喝下去。

【侗家打勾林】天柱“蓝田勾林”是北侗地区独特的一种传统体育竞技,融合集体武术、舞蹈为一体,距今已有400多年历史,反映着北侗人民勤劳朴实的生产、生活画卷。同时也是侗家青年男女利用勾林相会、对歌、比武传情的一种最佳方式。

热情好客的侗寨还有更多好玩的习俗,欢迎大家来侗寨体验!

侗寨和苗寨的区别

千户苗寨和肇兴侗寨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村寨。

最明显的就是民族不同,他们的头饰最明显,苗族妇女发髻盘于头顶脑后,而侗族妇女发髻盘在头左侧;苗族裙装多为百褶裙,而侗族妇女的上衣有唐代遗风,即开襟露抹胸抹;侗族也有银帽,但是没有银角,而苗族银帽是有角的。

苗寨中,民居是吊脚楼,前虚后实,悬空部分是木柱为支撑,落地部分直接与地面相接落在坡坎上;而侗寨民居是“离地而居”,是典型的干栏式建筑

土家族传统的服装是什么

苗族服饰特点:

苗族的衣服又叫苗服,黔东南苗服不下200种,是我国和世界上苗族服饰种类最多、保存最好的区域,被称为“苗族服饰博物馆”。苗族服饰从总体来看,保持着中国民间的织、绣、挑、染的传统工艺技法,往往在运用一种主要的工艺手法的同时,穿插使用其他的工艺手法,或者挑中带绣,或者染中带绣,或者织绣结合,从而使这些花团锦簇,流光溢彩,显示出鲜明的民族艺术特色。从内容上看,服饰图案大多取材于日常生活中各种活生生的物象,有表意和识别族类、支系及语言的重要作用,这些形象记录被专家学者称为“穿在身上的史诗”。从造型上看,采用中国传统的线描式或近乎线描式的、以单线为纹样轮廓的造型手法。从制作技艺看,服饰发展史上的五种形制,即编制型、织制型、缝制型、拼合型和剪裁型,在黔东南苗族服饰中均有范例,历史层级关系清晰,堪称服饰制作史陈列馆。从用色上看,她们善于选用多种强烈的对比色彩,努力追求颜色的浓郁和厚重的艳丽感,一般均为红、黑、白、黄、蓝五种。从构图上看,它并不强调突出主题,只注重适应服装的整体感的要求。从形式上看,分为盛装和便装。盛装,为节日礼宾和婚嫁时穿着的服装,繁复华丽,集中体现苗族服饰的艺术水平。便装,样式比盛装样式素静、简洁,用料少,费工少,供日常穿着之用。除盛装与便装之分外,苗族服饰还有年龄和地区差别。黔东南境内苗族男女便装均较为简朴。男上装一般为左衽上衣和对襟上衣以及左衽长衫三类,以对襟上衣为最普遍。下装一般为裤脚宽盈尺许的大脚长裤。女便装上装一般为右衽上衣和圆领胸前交叉上装两类,下装为各式百褶裤和长裤。

土家族服饰特点:

土家族服饰的结构款式以俭朴实用为原则,喜宽松,结构简单,但是注重细节,喜宽松、衣短裤短、袖口和裤管肥大。男女老少皆穿无领滚边右衽开襟衣,衣边衣领会绣上花纹,绣工精彩,色彩艳丽,具有浓厚的民族特点。

土家族妇女穿的是无领满襟衣。衣向左开襟。从上领到下摆到衣裙脚绣有一寸五宽的花边,衣袖各有一大二小三条花边,大花边一寸五宽,小花边有手指宽。袖大一尺二寸许,花边宽窄与衣袖相同,裤大约一尺五寸。另外,胸前外套围裙,俗称“妈裙”,围裙上为半圆形,下为三角形,从上半圆形及下脚也有一圈花边,宽约一寸。围裙胸前绣有花约五寸见方,围带即花带均为五彩丝线织成,一般二尺长,两头分别留有三寸未织的花缓。显示出土家妇女的心灵手巧。

布依族服饰特点:

布依族男女多喜欢穿蓝、青、黑、白等色布衣服。青壮年男子多包头巾,穿对襟短衣(或大襟长衣)和长布依族服饰裤。老年人大多穿对襟短衣或长衫。妇女的服饰各地不一,有的穿蓝黑色百褶长裙,有的喜欢在衣服上绣花,有的喜欢用白毛巾包头,带银质手镯、耳环、项圈等饰物。惠水、长顺一带女子穿大襟短衣和长裤,系绣花围兜,头裹家织格子布包帕。花溪一带少女衣裤上饰有“栏干”,系围腰,戴头帕,辫子盘压头帕上。镇宁扁担山一带的妇女的上装为大襟短衣,下装百褶大筒裙,上衣的领口、盘肩、衣袖都镶有“栏干”(即花边),裙料大都是用白底蓝花的蜡染布,她们习惯一次套穿几条裙子,系一条黑色镶花边的围腰带。婚前头盘发辫,戴结花头巾;婚后则改戴“假壳”,用青布和笋壳做成。在罗甸、望谟等地的布依族妇女,都穿大襟宽袖的短上衣和长裤。晴隆、花溪等地的妇女穿长到膝部的大襟短上衣和长裤,衣襟、领口、裤脚镶有花边,系绣有花卉图案的围腰,她们头上大多缠有青色花格头巾,有的脚上还穿细尖尖而朝上翘的绣花鞋,也有的穿细耳草鞋。都匀、独山、安龙等县部分地区布依族妇女的服装和汉族妇女基本相同。布依族妇女喜戴银手镯或骨手镯,戒指、银簪、项圈等饰品。一些布依族老年妇女仍保留传统服饰,头缠篮色包布,身穿青色无领对襟短衣,身大袖宽,衣缝、下角分别镶绣花边及滚边。下身多穿蓝黑色百褶长裙,有的系青布围腰或绣花围裙,脚穿精美翘鼻子满绣花鞋,整套服装集纺织、印染、挑花、刺绣于一体。中年妇女的包头有的已用白毛巾代替,上衣已改穿有领大襟衣,并在沿左衽前下方镶嵌两三道带色布边,领前结扣处喜用银泡纽扣作装饰,袖口仍保留传统的古老风格,下身已改穿长裤,脚上满花鞋变成了半爿型或鞋尖处绣小花,改装后显得洁净淡雅,古朴端庄。未婚女青年服饰大体与中年妇女相似,但喜欢在包头布末端镶绣鲜艳花纹图案,埋露在头顶上方与护发头簪之间。每逢节日、宴会,妇女喜佩戴各式各样耳环、戒指、项圈、发坠和手镯等银饰。

侗族服饰特点:

侗族又有南侗和北侗之分,南部侗族服饰十分精美,妇女善织绣,侗锦、侗布、挑花、刺绣等手工艺极富特色。女子穿无领大襟衣,衣襟和袖口镶有精细的马尾绣片,图案以龙凤为主,间以水云纹、花草纹。

下着短式百褶裙,脚登翘头花鞋。发髻上饰环簪、银钗或戴盘龙舞凤的银冠,佩挂多层银项圈和耳坠、手镯、腰坠等银饰。三江侗族女子穿长衫短裙,其长衫为大领对襟式,领襟、袖口有精美刺绣,对襟不系扣,中间敞开,露出绣花围兜,下着青布百褶裙和绣花裹腿、花鞋,头上挽大髻,插饰鲜花、木梳、银钗等。洛香妇女春节穿青色无领衣,围黑色裙,内衬镶花边衣裙,腰前扎一幅天蓝色围兜,身后垂青、白色飘带,配以红丝带。男子服饰为青布包头、立领对襟衣、系腰带,外罩无纽扣短坎肩,下着长裤,裹绑腿,穿草鞋或赤脚,衣襟等处有绣饰。侗族的马尾背扇堪称一流绣品,其造型古老、绣工精制,图案严谨,色彩富丽,充分展示出侗族女子的聪慧和高超技艺。

侗族壮族服饰差异

侗族人民大都穿自纺、自织、自染的侗布,喜青、紫、白、蓝色。男子装束,近城镇者与汉族无异,唯边远山区略有差别,穿右衽无领短衣,着管裤,围大头帕。有的头留顶发。妇女装束各地互有差别,有着管裤、衣镶托肩、钉银珠大扣、结辫盘头者;有衣长齐膝、襟边袖口裤脚有滚边或花边、挽盘发者;有着大襟衣、大裤管、柬腰带、包头帕、挽头髻者;有着对襟衣、衬胸布、围褶裙、系围腰、着脚套或裹绑腿、髻插银椎者;有宽袖大襟、衣滚绣有转龙凤花卉、长裙过膝,梳盘发者;也有着汉装者。一般都喜欢戴银饰。

壮族的传统服饰具有这些特点:颜色通常蓝黑色为主,衣裤通常为短装,腰间会有束带,外观上很普通而且很大方,当然也很端庄和得体。如果是女性壮族服饰,一般会有花边的装饰,分裙装和裤装。

关于侗族壮族服饰差异到此分享完毕,希望能帮助到您。

文化 苗侗服饰 穿在身上的民族风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