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说法 里有过哪些离奇的案子

style="text-indent:2em;">大家好,今天来为大家分享《今日说法》里有过哪些离奇的案子怎么破的的一些知识点,和裙子识别指纹怎么弄好看的问题解析,大家要是都明白,那么可以忽略,如果不太清楚的话可以看看本篇文章,相信很大概率可以解决您的问题,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看看吧!

本文目录

  1. 子女轮流赡养父母好吗
  2. 《今日说法》里有过哪些离奇的案子怎么破的
  3. 到底要怎么样才可以做自己,不去在乎别人的看法和想法
  4. 老人最好不要频繁去已婚儿子的家,也不要给儿子买东西,你怎么看

子女轮流赡养父母好吗

那天早晨起床后,李桂云的母亲早早就收拾好了小包袱,等着大女婿来接她。但是,吃完早饭十点多了,大女婿也没有来接老太太,这时,李桂云突然接到了一个电话,她安慰了母亲不要着急,就匆匆出去了。

李桂云是我的同事,我们在一个办公室上班。

前几年,李桂云的父亲去世了,她是家里的小女儿,父亲非常疼爱她,她也很孝敬父亲,每当和我们说起她父亲,她就泪流满面。

李桂云兄弟姐妹四个,李桂忠,李桂全,李桂玲,李桂云,都在县城里工作。父亲去世了,已经80岁的母亲一个人生活在乡下,让人不放心。

李桂云的大哥召集大家开了个家庭会,商量母亲的赡养问题。

他们觉得把母亲送到养老院虽然省事,但是母亲肯定不会同意去的,所以,大家都没有说把母亲送到养老院。

但是,如果让母亲一个人在老家生活,兄妹四个就得轮流来回跑着陪母亲,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工作,来回跑也不现实。

Z后,大家商量着,如果母亲同意,就四个子女家轮流住,每家住三个月,一年的时间很快就过去了。

当大家和母亲商量这件事时,母亲爽快地同意了,她通情达理,虽然她知道跟着儿女一起生活,肯定不如在自己家里自在,但是,儿女都有自己的工作,为了不过多拖累儿女,去他们家轮流住是Z好的选择。

李家的这四个儿女,都算是事业有成了,两个儿子在县城开厂子,生意兴隆。

只不过大女儿家情况特殊一点,大女儿腿有点毛病,早早办了内推,女婿是从领导岗位上退下来的,如今赋闲在家。

大哥毕竟是长子,考虑事情周到,他又提出来了一个问题:母亲年纪大了,不管母亲在谁家居住,如果生病住院怎么照顾?治病怎么花钱?

比如,母亲在李桂云家生活期间,身体不好住院了,总不能让她一个人照顾母亲,更不能一个人出钱吧?

大家都说这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大哥说:“咱们先明后不吵吵,好多家庭都是因为这个产生矛盾的。我们要把这个问题协商好,这样母亲才能跟着我们安心生活额,我们不能以后遇到这些问题时,让母亲为难,兄妹之间产生矛盾。”

很快大家达成了一致协议,每人出两千块钱,存在一张卡上,放在小妹妹李桂云这里。如果不够用,大家再凑钱,总之就是保证卡上一直有六千块钱,用于母亲看病的。

以后母亲生病住院,就由李桂云去付钱结账,数她年轻,请她多跑腿吧。

李桂云欣然允诺,为了母亲跑点腿算什么?

所有能预先想到的问题,大家认真考虑到了,大家都表示一定要好好孝敬母亲,设身处地为母亲着想,母亲已经80岁了,好好孝敬还能孝敬几年?

老太太把家里的鸡狗鹅鸭和粮食都处理好了,该送人的送人了,送给了那些平时对老太太嘘寒问暖邻居们。

老太太又把家里的钥匙留给了一墙之隔的邻居,请他们经常给过来看看。

老太太高高兴兴地进城了。

大儿子先把母亲接到了自己家里,他把朝阳的房间收拾出来,让母亲住。

本来这个房间是留给儿子李强家的,周末的时候李强和媳妇有时会带着孩子住在这里。

李强听说奶奶要来后,他还专门买了一张新的床垫换上了,让奶奶睡觉舒服一些。

李桂忠非常孝顺,每当他忙完工厂里的事,他就急火火地回家陪母亲。

母亲血糖高,不能吃甜食,但是嘴里也不能太寡淡了,他就去水果店里买杨梅、蓝莓等水果,让母亲少吃几个,过过吃水果的瘾。

李桂忠的妻子每隔一晚就要给老太太洗澡,老太太躺下后,那一杯热牛奶是少不了的,喝完牛奶,再喝口清水冲一下。

老太太脸色越来越红润了,李桂忠看在眼里喜在心里,把母亲照顾好是他Z大的心愿。

李桂忠做生意,经常有应酬,他担心母亲在家寂寞,为了让母亲热闹一下,他有时就带着母亲一起去参加酒席。

每当这个时候,老太太就找出平时舍不得穿的好衣服穿上,把头发往后梳理好,满头银发一丝不乱。

她的床头柜里珍藏着一块手表,那是孙子李强去外地出发带回来,送给奶奶的。

老太太虽然不会认表看时间,但是她觉得戴上手表就非常体面了,平时她不舍得戴,怕磨坏了,只有跟着大儿子出去吃饭的时候,她才戴上手表。

而且她还会煞有介事地经常抬起手腕看看手表,仿佛在看几点了,大儿子就偷偷地笑。

到了饭店,老太太一点也不给儿子丢脸,她大大方方地坐下,挨个打招呼,她净说些吉利话,比如:祝大家发大财啊或者生意兴隆之类的。

大家对这位老寿星也是毕恭毕敬的。

吃饭的时候,老太太只吃盘子里的菜,那是儿子夹给她的,都是她爱吃的东西,她不去盘子里夹菜,以免把菜夹不好掉在桌子上不好看,这让大家更加敬重她。

李桂忠带着老母亲出席宴会,给他带来了好的影响,在他的朋友圈里,大家对他的评价更高了,好几个生意人都表示愿意和他合作。

在大儿子家住满了三个月了,该去二儿子家里了。

二儿子提前一天就来接母亲了,老太太觉得在大儿子家虽然很好,但是她也想二儿子,她急火火地收拾了自己的东西,就跟着二儿子走了。

在二儿子家里住得也很舒服,只不过,二儿媳妇的脾气有点急,说话起高腔。

李桂全就使劲朝妻子摆摆手,让她说话声音小一点,别让母亲以为他们俩在吵架。

老太太才不管这些呢,她的确听力不太好了,但是她经常选择性耳聋,不爱听的话就说没听见。

每当二儿媳妇问起她是否听见自己说话了,她就说我可没有听见。

老人从来不多管闲事,二儿媳妇爱美,经常从商场里买时尚的服装和化妆品,花钱不少。

老太太不但不反对儿媳妇打扮,她还很支持地说:“你们年轻人就得好好打扮自己,现在你们摊上了好时候,手里有钱了,就得让自己穿得体体面面的。”

二儿媳妇每当穿上一件新衣服,就请婆婆给她看看怎么样。

老太太就把儿媳妇猛夸一顿,夸儿媳妇身材好,脸又白,穿什么都好看,就是个衣服架子,儿媳妇脸上就笑开了花。

二儿媳妇的娘家在乡下,每到周末的时候,二儿媳妇就鸡鸭鱼肉买上一大包,回娘家。

要是换了别的老太太,觉得儿媳妇给娘家花钱,也许会觉得不痛快。

但是这个老太太不是小心眼的人,她总会嘱咐李桂全在路上的时候,再给丈母娘家买上点水果之类的东西。

这样的老太太,儿媳妇能不喜欢吗?

不知不觉,老太太在二儿子家又住了三个月了,二儿媳妇不舍得让婆婆走,大女婿就来接老太太了。

在大女儿家生活,由于大女儿腿不好,老太太心里有数,她心疼女儿,就力所能及地帮着干点活。

大女儿的腿一直没有查出什么毛病,就是走路越来越无力,有时晚上难受得睡不着觉,老公就起床给她揉腿。

老太太看在眼里急在心里,总是催促大女儿去大医院看看。

老太太有个侄子在北京工作,一次侄子打电话问候老太太时,老太太就请侄子帮着联系那边的医生,让大女儿去看病,侄子说他尽力给联系。

大女儿心里非常过意不去,老母亲80岁了,还得为自己操心,母亲还是把自己当成孩子啊!

有一天,母亲受了凉,有些发烧,大女儿很着急,丈夫有事去了外地,怎么办?

她只得给妹妹李桂云打电话,李桂云赶紧带母亲去了医院。

一通检查后,医生说没有什么大毛病,但是老人年纪大了,应该住院观察几天。

李桂云就陪母亲在医院里住了下来,大家凑的医药费都在她手里,她陪母亲住院花钱方便一些。

大哥二哥有时也来医院看看,李桂云说:“你们工厂里忙,快去忙你们的。我已经和单位里请假打招呼了,有事我就回去处理一下,咱娘也住不了几天就能出院了。”

大姐更是觉得过意不去,母亲是在她家生病的,本来应该由她照顾母亲住院,但是这一切都是妹妹帮她做了。

李桂云安慰大姐说:“我比你年轻,身体又好,我照顾母亲是应该的。你好好保重身体。”

母亲出院后,李桂云直接把母亲接回了自己家里。

本来母亲还得在大姐家住一个多月,才能轮到去李桂云家。

但是李桂云心疼姐姐身体不好,就想多替姐姐一点,减轻她的负担。

她觉得母亲虽然说好了轮流赡养,但是,每家的情况不同,该变通的就得变通,该帮助的要帮助。

姐姐非常感激妹妹的付出,她经常给李桂云买个包或者买套化妆品,表示心意。

在李桂云家,老太太特别舒心,李桂云是小女儿,在家里父母特别疼她,她也特别亲父母。

每天晚上,母亲躺下后,李桂云也躺在母亲身边,和她拉呱说话。

母亲经常给李桂云讲那些陈谷子烂芝麻的往事,她讲得津津有味,李桂云就装作都听懂了,其实她根本不清楚母亲说的是什么。

母亲讲着讲着就睡着了,李桂云再轻轻起身,回自己卧室。

每天早晨,李桂云的闹钟本来定在六点,但是母亲在这里,她就五点半起床。

母亲睡得早起得也早,母亲多年以来有个雷打不动的习惯,就是起床后要喝一碗鸡蛋茶。

李桂云起床后赶紧给母亲冲好鸡蛋茶,放在餐桌上,母亲洗漱后,鸡蛋茶不冷不热的,正好喝。

李桂云临出门上班时,就把电视打开,调上电视剧,老太太Z喜欢看抗战片,每当看到八路军打了胜仗,老太太就高兴得直拍手。

老太太听力不好,但是她认识不少字,她小的时候上过识字班,进过夜校。电视剧情节她通过看字幕都能看明白。

一中午的时间,看几集电视剧就打发了。

李桂云家住在二楼,老太太估摸着她快下班了,就站在阳台上等她。

看到闺女到了楼下,老太太就像孩子一般兴奋地喊:“桂云,你下班了?快上来!”

李桂云一进门,母亲就递给她一个洗好的水果,让她吃了填填肚子再做饭。

李桂云在厨房里忙活的时候,炒出一个菜,就先让母亲尝尝,母亲就夸她:“还是俺小闺女疼娘啊。”

每天晚上吃过晚饭,李桂云就陪母亲去楼下走走。

母亲一直住在平房,她不会下楼梯。大哥二哥家都是住的一楼带院子的房子,大姐家住在二层楼房,母亲在她家时就住在一楼。

头一回李桂云带着母亲下楼梯时,吓了她一大跳!

老太太不看脚下,她以为走平地呢,她抬脚就往下走,差点跌倒了,把李桂云吓出来了一身冷汗。

丈夫也害怕了,他说要不别让母亲下楼了,但是李桂云觉得让母亲一直憋在房间里,多难受啊,应该让老人出去散散心。

李桂云要背着母亲下楼梯,但是,母亲生气了,她说:“我又不是不能动弹了,不要你背,让人家看到多难看,不知道的还以为我瘫痪了!”

李桂云只好小心翼翼地搀扶着母亲,教她好好看着脚下,踩稳当了这一步,再迈出下一步。

当母亲终于走到一楼时,她像个孩子一般兴奋地说:“闺女啊,你看看,我能自己下楼了!”

在楼下,李桂云牵着母亲的手,但是母亲甩开她的手说:“别拉着我,我自己到处里转转,看看这些花花草草的,你走你自己的就是。”

李桂云笑笑,就依着母亲,让她自己逛游。

那天李桂云穿了一条裙子,在前边呼呼地走着,母亲笑着说:“桂云啊,你走路就像刮风一样,也像小汽车跑得那么快。”

李桂云和楼下的人都被母亲逗得哈哈大笑。有母亲在身边真好!

不知不觉,母亲在李桂云家已经住了不少日子,到了去大哥家的日子了。

但是那些日子大哥二哥的工厂里到了出鞋子的旺季了,兄弟俩忙得团团转。

大姐说:“桂云,你大哥二哥都很忙,咱就不按顺序来了,我明天让我老公去接咱娘,来我家吧!”

那天早晨,母亲早早就起床了,她用包袱把自己的衣物包好了,她挎着包袱坐在沙发上等着大女婿来接她。

但是,到了十点多,也没有见到大女婿的影子。老太太有点急了!

这时,李桂云突然接了一个电话,她安慰母亲不要着急,她一会儿就回来。

母亲突然有种不祥的预感,是不是大女儿身体不好了?四个孩子都是她的心头肉,哪个孩子身体不好就会牵动着母亲的心。

母亲急得在房间里转圈。

李桂云回来了,她告诉母亲,大姐在医院里,让母亲先继续在这里住着。

原来,那天早晨,大女儿想早一点起床,收拾一下,迎接母亲来家里。

但是她突然发现腿不会动了,一点也使不上力气了。

丈夫赶紧把她送到了医院里,但是医生也没有什么好办法,建议他们去大医院检查。

老太太一听大女儿竟然不会走路了,当时就急哭了,她赶紧给北京的侄子打电话,问问他联系的医生什么情况了?

侄子说:“姑,你别急,那个医生刚刚从国外学习回来,已经在医院上班了,让我大姐赶紧在手机上抢着挂他的号吧!”

幸运的是,大姐很快就挂上了号。

李桂忠李桂全兄弟俩放下了工厂里的活,工厂再忙也不如大姐的身体重要。

他们开车带着大姐他们赶紧往北京赶去。

大姐在北京治病,一天好起一天,一个月后竟然能扶着轮椅走路了。

大姐回来后,李桂云体谅大姐的身体,她主动提出让母亲在自己家里住半年,她替大姐照顾母亲。

大哥二哥感激妹妹的付出,每隔一段时间,兄弟俩就请大家吃饭,一大家子坐在一起,欢聚一堂。

老母亲总是高兴得看看这个看看那个,她的脸上是舒心的笑容。

李家兄妹四个,相互体谅,相互帮助,给了老母亲幸福的晚年生活。

李桂云家轮流赡养母亲,给了母亲幸福的晚年,是因为他们做到了以下几点:

一,母慈子孝,这位母亲特别通情达理,她从来不多管闲事,处处为孩子们着想,她尽量不给孩子们添麻烦,孩子们也是打心眼里心疼母亲。

二,他们兄妹四个把母亲的看病的费用摆到了明处,避免了纠纷,因为老年人Z大的开支就是生病住院。

三,兄妹四个有着很强的向心力和凝聚力,一家有难大家来帮,谁也不斤斤计较。

我想说的话:

轮流赡养父母只是赡养的一种方式,不存在好与不好的说法,子女多的家庭,可以借鉴李桂云家的赡养方式。

只要有孝心,处处为父母着想,让父母老有所依老有所养,就是Z好的赡养方式。

子女多的家庭,如果子女忙于自己的工作,不方便往老家里来回跑照顾老人,把老人接到家里轮流赡养,是一种两全其美的办法。

我们姐弟三个,我在县城工作,我姐我弟住在市区,我们的老母亲今年76岁了,身体还算健康,现在一个人生活在乡下,我们经常回去探望。以后,我们也会借鉴李桂云家赡养母亲的办法,让母亲轮流跟着我们生活,让母亲有个幸福的晚年。

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趁着父母健在,我们好好孝顺老人吧!

《今日说法》里有过哪些离奇的案子怎么破的

《今日说法》里离奇的案子

案例3:殡仪馆不可能事件

期号:20131006

这个案子楼主有印象以来在今日说法里重播多次,刚好前面有同学提到。我每次看都觉得“艺术来源于生活”这句话的的确确是真理,因为如果哪个编剧能编出这样的剧情应该可以拿奖拿到手软了。

闲话不多说,开八。

这个案子案情的曲折绝对让你无法想象。办案警察更是直言:做刑警一辈子都很难碰上一起这么复杂的案件。

2010年7月13日。山东商河。

孙集乡的一块废弃农田因为处于偏僻地带,很少有人涉足。而在这一天,有村民在这块农田游荡时,在农田中的一处鲜有人知的机井里发现了异常,随即报警。

警察蜀黍赶到现场时,被眼前的景象给震惊了。

只见只比篮球直径大那么一点点的机井里头下脚上的插着一具高度腐败的全裸男尸。

警察废了九牛二虎之力把尸体从狭小的机井里“拔”了出来,发现尸体由于高度腐败,已然面目不清。但从死者身形判断,死者大概30-40岁,身高1.83,体重90kg。现场因为是废弃农田,荒芜不堪,几乎没有任何有价值的线索。而尸体被“取”出后,警方在机井底部找到了一柄工具斧。

经过尸检,死者是由于脑后遭到重击所导致的粉碎性骨折而死。死亡时间判断为3个月至1年前,也就是2009年7月到2010年4月之间。现场发现的斧子上没有血迹和指纹。

综上,警察蜀黍现在掌握的情况如下:

1.30-40岁壮年男性,身强力壮。所以凶手应该是具有一定行动能力的青壮年。

2.抛尸在一处连村里人都很少知道的农田机井里,可见凶手熟悉周边情况,是本地人或是曾在本地来往过的人。

3.死者全裸,说明凶手不希望死者的身份被别人辨别出来。

无名尸类型的案件最重要的切入点就是寻找尸源。

于是结合上面的第二点,警察蜀黍开始排查孙集乡周边村镇是否有失踪人口。与此同时,警方发现的那把斧子也大有玄机。

大家看看这把斧子,和我们平常看到的斧子的区别是什么?

最明显的应该就是斧头和斧柄交界处的加固铁片。这种斧子一般不用于家用,所以警察就到孙集乡附近的五金店排查。终于找到一家店铺有售卖这种类型的斧子。老板表示:这种斧子进了13把,已经不记得卖给谁了。但是是在2009年年底进的货。这是一条很重要的线索,因为这说明命案发生在2009年年底之后,将死者死亡日期压缩了整整5个月。

接着又有村民表示,2010年1月28日曾经在废弃农田看到过暗红色类似血迹的物质。

于是警方推测,案件应该是发生在2010年1月期间。

而负责查找失踪人口的警员发现,孙集乡失踪的17个人的DNA都和死者不符,他们还检查了全国失踪人口数据库里的DNA,比对后也均不符。

这也意味着,通过尸源破案的思路被迫中止了。

那么,还有什么办法可以破解无名尸案呢?

由于找不到尸源,警察蜀黍就改变策略,决定通过逆向思维的模式来破案。

而在这个案子里,依旧结合凶手应该熟悉本地情况的推测,大开脑洞的警察蜀黍们忽然意识到,失踪的人不一定是被害人,也有可能是干了坏事潜逃的凶手啊!

于是他们就横向对比在2010年年初左右失踪的孙集乡本地人,果不其然,一个具有作案可能的人浮出水面。

王X,30多岁,离异,在当地开养鸡场为生,欠有巨额外债。失踪于2010年年初,但此人身材只有165,十分瘦小,与刻画的嫌疑人有些出入。此人最令人生疑的地方在于,他曾于失踪前半年买了一辆崭新的轿车,可是却把几乎全新的车拉到修理厂进行“整车喷漆”。而后来由于他失踪了,车也丢在汽修厂没去拿,于是警察蜀黍就找到了那辆车,是一辆红色的桑塔纳。

进行了极其仔细的搜寻后,警察蜀黍在轿车的后备箱角落的一片枯叶上有了发现。

这片叶子上的一点点暗红色物质引发了警察的注意。

考虑到车的喷漆是红色,有没有可能是油漆溅到上面了呢?警察观察后发现,油漆变干后会变得十分硬,而叶子上的物质似乎并不硬,所以极有可能是血迹!拿回法医处分析后,经过4次的反复尝试(因为实在太小了),法医大大终于提取出了完整的人体DNA组织成分!和尸体一对比,果然就是同一个人的。

至此,王X的嫌疑陡然上升,他不是个凶手,也是个帮忙运尸的帮凶。而警察蜀黍采用的逆向思维策略也取得了成功,通过找凶手来确定死者。

那么死者是谁呢?还是要按照王X的社会关系来排查。

王X本人失踪半年多了,根本找不到他。于是警察调出了他的话单,发现他在2010年年初和两个天津人联系密切。继续调话单,发现这两个天津人其中一个人的手机在2010年1月24日就停机了。这个停机的人会不会就是被害人呢?

又经过一轮走访调查,死者的身份终于确定了--就是那个手机停机的天津人,以下简称A。据A的家人反应,A在2010年1月左右和同乡人B一起外出打工,失去联系。后来返乡的B却告诉A的家人A失联后独自前往外地打工了,所以家人就没有在意。而巧合的是,另外一个天津人B就是王X话单中频繁联系的另外一人!

所以天津人B的就成为了警方重点怀疑的对象。在证据的面前,B终于交代了案情。

真相是:2009年7月,天津人A和B被山东人王X以10万元雇佣到商河暗杀一个叫张本岭的男子。然而没想到这个张本岭的命格十分硬,车祸、在车上安装爆炸装置都没有要了他的命。到了2010年1月,杀人的筹码已经增加到14万元,可A、B在又一次暗杀中还是失败了。这时,王X突然告诉B,你和A两个人互杀,活着的那个人可以得到全部的赏金。于是B就趁A不备,在郊外用斧子重击其后脑致其死亡。然后王X利用自己的轿车后备箱和B一起将尸体运到废弃农田的机井里抛尸。

至此案件告一段落,王X成为了杀人通缉犯。

但你们以为这个案子就这么结束了吗?并没有!

因为在过了2年以后,经过无数次关系人的排查和暗访,期间还经历了全国清网行动,警察仍然没有找到失踪的王X!这是不符合常理的,因为一个人在外是需要开销的。王X的银行账号、汽车、身份证在失踪后一次都没有使用过,全国各地的亲戚朋友也都没有见过他,那么他到底躲到哪里去了?

在这个案子里,警察蜀黍发现,王X失踪后曾经给全村男性熟人发了一条群发短信,而这条短信就成为了揭开这个谜团的第一扇门。

短信的内容看上去没有什么问题,很符合一个畏罪潜逃罪犯的情况。所以在2年的过程中警方并没有特别在意,然而有一天,一个警察蜀黍忽然发现了短信中最不合常理的一个地方--称谓!

我们都知道,农村的辈分是很分明的,而他发短信的对象多半是他的叔叔爷爷辈的。在王X的村里,民风还相对保守,若按短信开头的“兄弟”称呼自己的叔爷辈是极其没有礼貌的一件事。即使是群发,也可以叔爷辈群发,兄弟群发啊。

福尔摩斯大大曾经说过:当你排除调所有不可能的,剩下的那个即使再不可思议,那也就是唯一的可能。

于是,结合各方面情况,警方得出了一个惊人的结论-短信不是王X自己发的,而这也就说明,王X其实不是失踪了,他应该也早已不在人间了。

那么杀他的凶手又会是谁呢?

首先怀疑的对象自然就是那个和王X合伙杀A的天津人-B。因为他们之间是单纯的金钱关系,以利益为驱动。但调查后发现B并没有杀人的作案时间。

这时候警察忽然想起了一个人。

你们还记得那个被王X雇了A和B去暗杀的张本岭吗?

在调查AB暗杀案的时候,张本岭曾经在协查中无意说了一句话。而这句话印在一个做笔录的警察蜀黍心里。他说的是:这两个白痴还想炸死我,要是我的话就把他烧了。

“烧”死一个人其实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因为往往会发展成火灾引起大家的重视。那么还有什么手段能够轻易地烧掉一个人又不会被人发现异常呢?

那就是在殡仪馆火葬场烧!

警察蜀黍再查,发现这个张本岭在本地经营丧葬服务的店已有10多年,而他的一项日常工作就是拉附近村子的死人去殡仪馆火化。

然而在我国,要火化一个人是有十分严格的程序的。非正常死亡的需要警方出具死亡证明,因病等自然死亡的需要村委会等出具火化证明。

假定王X已经死亡,那么他死亡的日期应该就是在他失踪不久。那么他具体是几月几号失踪的呢?经过多方寻访,一个村民回忆王X失踪的那天,当地的天气是大雾并伴有小雪。警方找到气象局,发现2010年年初只有3月9日下过雪,并且也有大雾。那就可以推测出,王X失踪的日期就是2010年3月9日!

接下来,警方又奔赴本地和临县殡仪馆调查3月9日后10天由张本岭拉来火化的人员名单。查来查去发现他拉来的5个人都有完整的火化手续。这就奇怪了,难道张本岭不是凶手吗?

警察蜀黍继续脑洞大开,他们调取了张本岭近年来火化人员的所有名单。终于,在2008年12月的名单里面,一个丁姓老年人的名字引起了警察的注意!因为这个丁姓老人的名字在2010年3月9日在临县火化人员的名单上也出现过,而拉尸体去火化的,也正是张本岭!

一个人不可能死两次,也不可能被火化两次。而老人家属表示,老人是2008年12月因病去世的,早已火化。所以2010年3月9日被火化的,就不可能是老人,而很有可能是失踪了的王X!

警方同时还发现,王X雇人来杀张本岭的原因是因为王X与张妻有染,二人合谋欲除掉张本岭。张妻也表示,2010年3月她回家发现冷天,可是家里沙发上的坐垫却不见了。问张本岭,他也支支吾吾的。于是警方仔细查看了张家的沙发,终于在一个角落发现了几点喷射式血迹,证明属于王X。在证据面前,张本岭承认了自己的确利用多余的空白火化证明,在杀死王X后,将尸体送到了殡仪馆烧了。杀人动机是:和他老婆出轨,却还敢派人来暗杀他,是可忍孰不可忍。

至此这个堪称“奇葩中的极致”的案中案终于告破,王X雇凶杀张本岭,没想到反被张本岭杀掉。杀手A和B为了金钱互杀。

案例4:金蝉脱壳

期号:20150119

2014年5月8日,江苏徐州赵家集村的村民清早6点起床,发现村里发生了不得了的事情--一辆小型面包车侧翻在村道边的旱水沟内,已经烧得只剩下车架了。随后,他们报了警。

在等待警察蜀黍来的时候,村民中的眼尖者突然提出了一个令人毛骨悚然的发现--驾驶座上好像有个人形!

随后警察的现场勘查也证实了这一点。车内发现了一具已经烧得高度碳化的尸体,面容肢体烧毁极其严重,只能隐约看见个人形。不过警方还是从尸体残留物中找到了男性的外生殖器,并据此判断死者大约40多岁上下。死者随身物品已经全部烧毁,没有可以证明身份的证件,只剩下一个烧坏的手机和一个皮带扣。而根据村民的说法,昨晚大家睡觉前没有发生火灾,晚上也没有听见车祸声响。于是警方推断,事件应该发生在5月7日深夜至5月8日凌晨。

到此为止,这起案件似乎看上去是一起单纯的交通事故--村道夜晚没有路灯,道路狭窄,驾驶员不小心侧翻旱水沟内,并且掉入1米多高的旱水沟昏迷。昏迷中汽车发生爆炸,酿成悲剧。

然而在警方对车进行进一步检查时,意想不到的情况却出现了。

车辆发生燃烧主要有2个可能,其一是发生自燃,其二是人为纵火。但发生自燃的车有一个显著特征,就是发动机和油箱必定会被烧毁。而现场这辆车的油箱和发动机却完好无损。这就说明,这辆车是人为纵火导致燃烧的,而车上的死者很有可能就是被人谋杀的。

就此,案件由单纯的交通事故变成了一起刑事案件。

接下来,就要确定死者身份了。很自然的,通过现场的车牌,警方找到了车主--徐州本地人牛广俊。

牛广俊的妻儿证实牛的确失踪了,随后他们前往现场认尸,牛的儿子发现现场的皮带扣和手机是属于他父亲的。于是警察推测牛广俊已经被杀了。然而随着调查牛广俊的个人背景,警方发现牛广俊在2013年年底至2014年年初购买了4家保险公司的保额高达150w的人身意外险。而牛妻对此的解释是,牛因为从事装修行业,经常外出,所以对购买保险一事一直比较注意。

接着,现场发现的重要物证改变了整个案情的走向,并且直接锁定了真正的凶手。

在高度碳化的尸体上,警察发现了一小撮死者的头发。这一撮头发位于大脑的后枕部,由于头靠车的靠背,没有和空气直接接触,所以没有被烧掉。

而更奇怪的是,这搓头发的长度居然长达6厘米。普通男性的后枕部头发都是较短的,长达6厘米只有可能是死者的发型是中长发。于是,警方将头发上的DNA和牛广俊儿子的DNA进行比对。

与此同时,法医大大还发现,死者的头骨上有多处被钝物打击的痕迹,其中几处还造成头骨粉碎性骨折。而这种程度的骨伤是不可能在车翻下旱水沟发生的,因为旱水沟高度仅1米多,车辆不可能进行多次翻滚导致头在车里碰来碰去。也就是说,死者是死于头骨粉碎性骨折,之后和汽车一起烧焦的。而DNA的结果也显示,死者并非牛广俊。

那么,死者到底是谁?失踪的牛广俊又去哪了呢?

既然身为车主的牛广俊不是死者,且车烧毁后又下落不明,警方有理由认为牛广俊是这起烧车杀人案的犯罪嫌疑人。于是一路调取监控追踪,从徐州一直追到新疆,终于把牛广俊捉拿归案。

补充一下:现场遗留的长发说明死者应该是从事艺术行当,或是流浪汉。

事情的真相是这样的。

牛广俊投资失败,欠高利贷50万还不起,于是就想到了杀人骗保这一个办法。他在徐州寻觅了很久,终于在一个菜市场附近锁定了他的“替死”目标--一个流浪汉“憨子”。憨子在附近居民眼中是一个好人,他虽然脑子有些问题,但是几年下来却从来不打扰大家的生活。大家平常还时不时会接济他一些食物衣物。而牛广俊就在5月7日的晚上,来到了憨子身边,用砖头重击他的头部,将失去知觉的他拖上自己的车。把车开到旱水沟里后,牛把手机,皮带扣,衣物等放置在憨子的身上,一把火连车带人烧了。

LZ放这个案子其实是想告诉大家,骗保这种手段在刑侦技术发达的今天,是不可能做到的。而像牛广俊这种自以为杀害流浪汉就不会被人发现的恶劣人渣,必须会受到法律的严惩。

之前LZ说这个案子和东野圭吾的嫌疑人X的献身有点像,就是牛和石神都以为杀流浪汉就不会被人发现,但事实是,没有人有资格剥夺一个和你无冤无仇无瓜无葛的人的生命!

最后,办此案的警察蜀黍一直对于找不到憨子的真实身份表示耿耿于怀,所以他们还在找憨子的家人。已知他徐州口音,40多岁。下面是警察的联络方式。如果在徐州的大家有线索可以联系他们。

到底要怎么样才可以做自己,不去在乎别人的看法和想法

这个问题很难,同时又那么简单。

可以说任何事情,不管你怎么做,都会有人说好,有人说坏。

就拿我来说吧,之前在外面跑了几年,打了几年工。回到家里看看口袋还是空荡荡的,于是我就想着去创业。

可是做什么呢?文化低,没本钱。所以我和大多数人一样,想到了在农村搞养殖。还没开始做呢,只是说出了这个想法。就有人说出了这里不好那里不好的。当然也有人说可以试试

2012年的时候我说养牛,家里是全力反对,各种阻止,后来牛的价格翻了一倍。

2017年的时候我说养猪,家里也是反对,现在猪肉价格怎么样,大家都知道了。

经历这些事之后,可以说谁也管不了我了。之前特别在乎他们的看法,现在谁的都不听了。我现在就是谁爱怎么看怎么看,爱怎么说怎么说。跟我没有关系。

从我经历这些来看得话,对于这个问题我提出几点建议。

1做什么事都要有自己的原则,坚持自己

2告诉自己别人是别人,我是我,别人代表不了我

3可以做一些厚脸皮的事。

以上就是我的回答。才能有限,不足之处,万望亮解。

老人最好不要频繁去已婚儿子的家,也不要给儿子买东西,你怎么看

李峰今年43岁,刚为二胎办了满月宴,本希望让父母留下来帮忙照顾孩子,可二老却说“这是你的家,我们的家在乡下,如果你们放心的话,我们可以把孩子带回去。”

李峰的妻子却不愿意,说“孩子还那么小,怎么能离开父母呢?再说,我怎么放心把孩子让你们带回去?”

两老人反问“那你说该怎么办?我们留下,你不是嫌弃我们脏、不讲卫生,就是嫌弃我们这里做不好,哪里做不好,我们还有留下的必要吗?”

老人还说“我们知道儿子成家了,在这个家里,父母只能睡客房,甚至连进门的锁匙都没有,我们无话可说,可我们不想再看你们的脸色了,别想把我们当免费保姆却又看不起我们,我们不吃这一套。”

原来,李峰大学毕业后就应聘到深圳华为集团,成为该集团的一名技术员。

说实话,在这样的大集团上班,竞争非常激烈,李峰的压力非常大,而对于他一个刚走出校门的大学生来说,他并没有多大的优势,唯一能做的就只有提升自己的技术含量。

想要拼出一条生存之路,他只能下大功夫、全身心去搞技术,都说皇天不负有心人,他终于在公司里有了一席之地。

同时,通过他自己的努力,用了将近6年的时间,终于在深圳买了一套二手房。

记得他的父母听到自己的儿子在大城市买了房子后,并没有想象中的开心,而是叹气着说“都怪我们没有本事,一点忙也帮不上。”

其实,作为一名从农村走出来的大学生来说,李峰可以算得上是一名比较出色的男生,他靠着自己一步一个脚印,在深圳这样一个快速发展的大都市中,有了一个属于自己的窝,再也不用被房东赶来赶去。

而这时候的李峰,在父母眼里已经是大龄青年了,可还没有对象,这让父母非常着急,经常打电话催婚。

其实,李峰心里同样着急,但是,他知道以自己的条件,可选择的余地并不多,他已经被分手两次了,原因只有一个:李峰除了自身能力之外,家里不但没有任何的助力,反而还是累赘。

因为,李峰是家里的老大,下面有两个弟弟和两个妹妹,他参加工作的这几年,那工资都要一式三分,一分寄给父母,一分自己还贷款,还要出一分给最小的妹妹读大学。

这些年,他也认真地谈了两个女朋友,但是,当对方听到他有这么重的家庭负担后,都提出了分手。

两个前女友都说过类似的话,她们说“我结婚,哪怕不是去享福,但也不是去济贫的。”

对于这样的现状,李峰也很无奈,他唯一能做的除了拼尽全力之外,就只有比别人更加节约。

曾经有很长一段时间他都是以方便面为主食,唯一的营养就是父母从老家寄过来的那一箱鸡蛋。

都说冬天已经到了,春天还会远吗?

李峰的情况正是如此,在他妹妹大学毕业后,他终于可以松口气了,父母也来信说不用他寄钱了,因为,读研究生的弟弟也毕业了,可以帮忙分担了。

父母还叮嘱他说,他首要的任务就是找对象,让他把全部精力都放在找对象上,家里的事就不用他操心了。

后来,李峰在朋友的介绍下,与一名其他省份的姑娘谈对象,这姑娘就是李峰的妻子。

其实,真正说起来,李峰的条件比很多普通打工的同胞要好很多,他不但有技术有头脑,关键是还肯下功夫。

说实话,有几个人能像他那样,靠自己个人的能力在一个陌生的城市里,安家乐业。

而李峰和相亲对象拍拖半年后,两人就在双方父母的见证下,结为一家人。

第二年,李峰升级了,成为一名爸爸,正是在这个时候,李峰的妻子和父母第一次发生了矛盾,而且还是不可调解的矛盾。

原来,在李峰妻子快到预产期时,他的父母从老家赶过来,还带了两大袋土特产和8只自己养的土鸡。

父母说自己没什么可给儿媳的,如今儿媳就快要坐月子了,就把家里养的鸡攒下一大筐鸡蛋都带过来,说是要给儿媳补身体。

而那两袋蛇皮袋装得有红署,还有小白菜干和豆角干、苦瓜干、黄瓜干等等,都是地里种的蔬菜干。

父母说儿子在外面花钱的地方太多了,自己能帮一点是一点,而且,自己种的东西吃着更放心。

看着自己父母从大老远带那么多东西过来,李峰心里说不出是什么滋味,他知道父母很不容易,他们在用自己的方式爱着儿女们。

对于公公婆婆的到来,儿媳刚开始还是挺高兴的,毕竟,俗话说伸手不打笑脸人,公公婆婆对她的态度非常热情,虽然彼此之间语言不通,但是,看表面就知道公公婆婆对自己还是比较客气的。

可是,不到两天,儿媳就受不了公公婆婆那不讲卫生的样子,比如公公婆婆不但没有洗手的习惯,而且,每次吃完饭还喜欢把脚伸到沙发上,这一幕让她觉得很恶心。

而且,婆婆还三四天都不洗头,感觉怎么看怎么不舒服。

都说看一个人不顺眼时,她连呼吸都是错的,儿媳看公公婆婆正是这样的心态,刚见面时的好感已经荡然全无了,甚至还扬言要把公公婆婆带来的7只鸡(已经吃掉一只了)扔出去。

公公婆婆也看出了儿媳不喜欢自己,但他们还是假装不知道,厚着脸皮留下来,原因是他们想等儿媳生产后,自己见过小孙孙再回去。

一边是快要临产的妻子,一边是从千里迢迢之外的老家过来,想要看望孙子的父母,李峰第一次不知道该怎么处理了。

父母也看出了儿子的为难,同时,两老人也担心儿媳总是生气,这么大的肚子,万一气出病来就麻烦,就向儿子提出,让儿子给自己找旅馆住。

无奈之下,李峰只能把父母安排住到旅馆,其实,李峰知道,父母原本打算留下来帮忙照顾孩子的,但是,看如今的情形,不用说穿,妻子有她自己的打算。

而两个老人在医院里看过孙子后,还给儿媳熬好了鸡汤,留下一个红包,带着对儿子和孙子的不舍,坐上了回老家的火车。

李峰把父母送上火车后,看着火车的尾巴,不知不觉泪流满面,他觉得自己愧对父母,还记得父亲临上车时对他说“你有自己的家了,以后如果想我们老两口就回来看看,至于你这,如果没其他原因,我们是不会再来了。”

果然,父母说到做到,这十多年来,父母再也没来过,每次让父母过来住几天,父母都会找各种借口拒绝。

特别是母亲,她常说“儿子在外面有家了,就等于和父母分家了,而儿子的家有了女主人,父母也只是个外人,哪能经常去儿子家,没得招人嫌弃。”

他的父亲也常说“少见面好,少见面就不会有矛盾,还能当个亲戚走动,要是我们两个老家伙常去儿子家,惹恼了儿媳,到时可能连亲戚都做不成了。”

父母的话让李峰感到一阵悲伤,但现实确实如此,父母过来,本身是一件开心的事,但是,不知道什么时候起,自己和父母之间似乎少了些东西。

特别是自己长大后,父母在自己面前似乎也变得小心翼翼的样子,有时候明明想反驳自己的,可话到嘴边又咽了下去,仿佛是害怕惹自己生气一样。

而他从父母的身上,看到了自己小时候的影子,讲真,心里五味杂陈。

本来,他以为自己和父母之间就维持着这样不远不近的关系也不错,可他怎么也没想到,到了这个岁数,居然还老来得子。

妻子就建议让他的父母过来帮忙照顾,毕竟,妻子说家里的开支重,如果单靠他一个人上班的话,压力更大,再说,家里又多了一个孩子,哪怕是为了孩子,也得多挣钱。

其实,李峰知道,妻子心理很不平衡,一直觉得父母偏心弟弟,而对他们不管不问。

妻子不知道的是,他的小弟弟只比他小四岁,初中没读完就跟着父亲做事,而他读大学时,弟弟还给他交过生活费。

为了这一点,他觉得自己都不应该再去和弟弟计较,再说,这些年,还是弟弟在父母身边,父母有个头痛脑热的,都是弟弟在照顾,而他,能做的只有背着妻子给父母寄点生活费。

不过,对于妻子的建议,确实需要父母帮一把,毕竟,自己三年前才换了新房,如果靠他一个人支撑的话,的确够呛。

可他怎么也没想到,一向好脾气、好说话的父母居然会拒绝,而且还拒绝得那么干脆,他满心以为父母会借此机会留下来,毕竟,从侧面来说,这也算是给父母和妻子之间一个和好的台阶。

事实却是他的一厢情愿,父母第一次从老家过来,就在这个家里受了那么多的委屈后,对这个家已经失望了,甚至可以说是对他这个儿子不抱希望了。

不过,说实话,他们既不放心也不舍得把儿子让父母带回老家,无奈之下,李峰只能把妻子和父母请到一起,一家人真正地做一次全面的交流,甚至可以说是约法三章。

其实,父母哪舍得上儿子为难,他们只是想要儿媳的一个表态,他们不怕累,也不怕吃苦,就是不想看儿媳的脸色。

而有了儿媳的表态后,他们才放心地留下来,但两个老人还是住到了客房,两个老人说在这个家里,自己本来就住不了多长时间,等孩子上幼儿园了,自己就可以回老家了。

因为,那时候儿子的老丈人正好到退休年龄,两个老人知道,到时候儿媳也用不上自己了,自己也可以功成身退了。

当然,哪怕这是儿媳心里的打算,她也不会明着说出来,只是,大家心照不宣。

y果然,李峰的小儿子上幼儿园后,妻子就把老丈人接过来,说老丈人自己在家太孤单了,如今既然退休,刚好可以出来走走。

李峰的父母什么都明白,两个老人二话没说,简单地收拾好行李后,就狠狠地抱了抱孙子,含着泪水坐上了回老家的火车。

临上火车时,父母交代儿子说,希望他有时间就多抱孩子回家看看。

如果说这个城市有什么是两个老人无法割舍的,那就是自己一手带大的孙子,可他们也知道,哪怕自己再不舍,终究会有分开的一天,只是这一天提前了而已。

以上就是一对朴实的农村老人在儿子成家以后,从儿子和儿媳的态度中感受到:在儿子不再需要自己的那一刻,儿子和父母之间,似乎已经不是一家人了。

儿子的家如果儿媳不点头的话,自己连坐的地方都没有,去看望孙子,还要被儿媳问“什么时候回去”?

都说养儿防老,可事实上,很多老人在儿子家过得并不理直气壮,他们在儿子家没有归属感,更没有一种称之为“家”的感觉。

特别是那些接儿子从老家接出来照顾孩子的老人,在他们还有价值时,也许日子不会太难过,可当他们不需要老人时,老人的日子就可想而知了。

就是文中的老人一样,在儿子儿媳需要他们帮忙照顾孩子时,他们身上那些以前不能忍受的习惯,似乎也不是那么无法忍受。

他们在同一个屋檐下相家无事地生活了三年多,可是,当儿子儿媳不需要他们时,他们身上的一切都会被放大,甚至成为儿媳眼中那个令人讨厌的“糟老头、糟老太”。

而两位老人可能是看清了整个事情的真相,也或许是他们本身就活得通透,既不想让儿子为难,也不想让自己过得那么憋屈,所以,他们退出儿子的家庭,成全儿子儿媳,也成全了自己。

他们这样做,既让儿子保留了体面,也让彼此之间的关系还能维持正常来往,因为他们知道,如果发生争执的话,最终会受到伤害的,只有自己和儿子的亲子关系。

可事实上,并不是每个老人都能具有这样的智慧,生活中,很多老人都喜欢和儿媳争输赢,争自己在儿子心里的地位。

其实,在儿子决定和另一个女人组成家庭的那一刻开始,儿子已经是别人的丈夫了,做父母的只能退居二线,在儿子需要时,自己还有能力的话就搭把手。

父母能做的就是不打扰,当然,父母对子女的牵挂不会因为子女成家就变少,甚至还会因子女不在身边而变得更加想念。

只是,不得不承认,子女的重心已经不是父母了,而是他们各自的小家庭。

不过,不管世事如何变迁,都希望每个人都能善待父母,不要让父母寒心,我们的势利可以对向任何人,但是,不要对着父母。

父母是我们无论怎样报答都无法报答万分之一的人,他们才是我们心中的佛!

关于《今日说法》里有过哪些离奇的案子怎么破的,裙子识别指纹怎么弄好看的介绍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爱尖刀 关注数据与安全,洞悉企业级服务市场 旗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