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yle="text-indent:2em;">大家好,考古资料整理怎么弄好看相信很多的网友都不是很明白,包括有什么考古类的好书推荐也是一样,不过没有关系,接下来就来为大家分享关于考古资料整理怎么弄好看和有什么考古类的好书推荐的一些知识点,大家可以关注收藏,免得下次来找不到哦,下面我们开始吧!
本文目录
如何做考古手册
考古手册制作需要进行以下步骤:第一步,明确手册的主题和目的,确定需要收录哪些内容;第二步,收集相关资料和信息,包括文献、图片、地图等,确保信息的准确性和充分性;第三步,对收集到的资料进行整理分类,进行筛选和编辑,确保每一条信息的条理清晰、简明扼要;第四步,根据手册的主题和目的设计手册的版式、样式和内容,确保手册的美观易读,同时适合读者需求;第五步,进行手册的排版和印刷。同时还需要和相关部门或机构合作,确保手册的宣传和推广。综上,制作考古手册需要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收集资料,同时灵活运用设计和排版技巧,确保手册的质量。
中国最早的考古发掘报告
1950年10月,新成立不久的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在河南辉县开始了第一次考古发掘,从此拉开了新中国田野考古发掘的大幕。1956年,科学出版社出版了这次考古发掘报告《辉县发掘报告》,成为新中国成立后第一部大型田野考古报告,开创了新中国考古报告编写出版先河。《报告》先对发掘过程进行系统描写,之后对遗物进行初步分析,这一编写体例为日后田野考古发掘资料的整理和编写树立了范本。
《报告》中按照探方发掘,采取地层关系分析、器物类型学分期断代的方法,以及对出土遗物进行描述介绍,特别是对战国车马坑的保护和提取等,在中国考古学史上具有重要意义。
考古系如何考古
考古就是研究过去历史的一门学问,而我们最基础的工作就是田野发掘。发掘的第一步,要知道去哪里发掘。目前的考古发掘类型总体上大概可以分为两种,“主动性调查发掘”和“抢救性调查发掘”。
最常见的是因为盗墓、工程建设等情况而进行的抢救性发掘。这种发掘方式是因为文物或者遗迹信息已经暴露,放任不管便会招来虎视眈眈的盗墓者。
另外一种是主动性调查发掘。当考古学家想了解某一文化层的范围,那么在划定大致发掘区域、完成各种申报许可后,便可以组织人员进行田野发掘。接下来就要进行紧张辛苦的探方发掘。
什么是探方?
在正式考古发掘前,会将地面划分为若干个面积相等的正方形格子,以每个方格为单位进行分工发掘,这些正方形就叫作“探方”。
如何布方?
选定发掘区的西南角作为基点,把发掘区视作直角坐标系。布方前要计算好探方的规格和数量,布方时,从基点出发,向正北方向引出水平的纵轴线,向正东方向引出水平的横轴线。
一个完整的探方基本由主体、隔梁、关键柱三部分组成。探方一般为一个5m×5m=25m2的正方形,探方与探方之间的土梁称为隔梁,隔梁通常为一米宽。隔梁主要是便于观察地层剖面,同时考古工作人员会将探方里挖出的多余的土铲到隔梁上,然后用小推车运走,方便运土和人員通行。除去隔梁的区域面积是4m×4m=16m2,就是挖掘区域。如果遇到面积大的考古区域,会出现10m×10m=100m2尺寸的探方,就像我们家里100平方米的房子一样大小。
布方结束后,发掘工作就正式展开:
我们将探方内的土层以土质(松、软、硬)、土色(各种颜色)和结构(含沙量等)划分为不同的文化层,每一层代表一定的时期。先挖哪里,再挖哪里,要根据地层的年代早晚关系来确定。地层是考古发掘的重要依据。由于不同时期的文化层土质、土色不同而呈现出上下堆积的差异,因此出土文物也各不相同,这种差异是有早晚区别的。年代较早的遗迹遗物堆积在下,晚期的堆积在上。探方中每层出现的各类遗迹如灰坑(垃圾)、房基、窖穴、道路等,按照从晚到早的原则从上到下逐一清理。
在考古挖掘中,可将地层从下至上划分为生土层、熟土层、间歇层以及扰土层。
生土层是遗址中未有人类活动天然堆积的土层。这一层是没有任何遗迹遗物的。
熟土层是遗址中,由于古代人类活动而留下来的痕迹、遗物和有机物,在地表大面积形成新的土层,其中夹杂人们有意抛弃的垃圾和无意失落的物品,每一层代表一定的时期。
间歇层,由于当地人类活动有较长时间中断,或因自然灾变(如洪水、火山爆发),在熟土层之间会出现不含有任何人工遗物的自然堆积层。间歇层可能会夹杂在各个文化层之间。
扰土层是近现代(民国时期至今)土层,没有考古价值。
地层的堆积是一个复杂且漫长的过程。通常,地层之间是相互叠压的关系,但是由于人类长期活动的影响,会扰动之前的文化层,表现在地层上就会出现打破关系。比如,北魏的人去挖井,挖着挖着可能就挖到汉代的墓葬,那么北魏的井会与汉墓发生打破关系,在汉代墓葬中可能会出现北魏的文物。
搞清楚时间关系之后,就要根据时间由晚到早进行清理。按照先上后下的顺序依次发掘。一般会把扰土层和年代较晚的地层先挖掉。因为这些基本上都是近现代的地层,可以使用探铲、锄头,但挖掘机是绝对禁止的。
清理掉扰土层之后,就到历史遗物的文化层了,这里就先要进行刮面。不同时期的遗迹并不是在同一个水平面上的,不同遗迹的土质土色以及其中的包含物也不一样。刮面的作用就是帮助考古人员辨认遗迹。
刮面工作非常辛苦,因为探方的发掘是逐层下挖的,每次下挖10~30厘米不等,一把小手铲每层都得刮掉一个探方的面积,也就是整整16平方米,运气不好可能要重复刮面数十次。
等刮到终于能够分清遗迹界线的地层之后,可以用手铲或粉笔将不同的遗迹边界线画出来,根据边界线的形状、大小、位置等,推断遗迹的类型是墓葬、房址还是灰坑(垃圾坑)等。
在清理的过程中,对出土的各种遗物如石器、骨器、陶器、人类遗骸和动物骨骼以及测年的木炭样品等都要收集。
对于单个遗迹的处理,从编号、清理、拍照记录、文字记录到遗物的提取、记录、收纳,再到最后的绘图、整理等,都会有一个复杂而较为专业的过程。那什么时候就知道挖到尽头了呢?
一个探方发掘到底的标准就是挖到探方内所有生土都显露出来,也就是挖到了没有被人类动扰过的原生态土。
这个时候其实挖掘工作并没有结束,还记得前面提到的隔梁、关键柱吗?
有时会出现一个遗迹横跨两个探方,中间被隔梁压着的情况,所以要等到最后,把隔梁也挖掉,当两个相邻探方内的地层单位全部发掘完后,会对隔梁进行考古发掘。隔梁的主要作用是观察地层的变化。在隔梁壁的剖面上,有用手铲划的很多条线,这些线是用来区分地层单位的。划地层单位关系的线是做考古记录的重要步骤。当互为相邻的4个探方间的隔梁都发掘完后,最后中间就会剩下一个四方形的土墩,它的作用是统领4个探方的层位关系,所以它的地位非常重要,因此被称为“关键柱”。它也是考古工地中最后一个被发掘的部分。全部挖掉后,发掘工作才能算真正结束。
有什么考古类的好书推荐
谢邀~考古类型学与考古地层学,是考古学理论与实践中的两大柱石,一个肃清源流,一个界定时空。而论及考古类型学的经典著作,阳Sir以为,首先绕不开系统类型学发轫期的蒙特留斯(瑞典考古学家),其次便是在中国被发扬光大的三位考古学家:分别是李济、苏秉琦与邹衡!
我是阳Sir,深耕考古,言之有物,欢迎关注
一、蒙特留斯的类型学考古类型学,最初在欧洲建立,在进化论思潮的影响之下,受到生物学分类的启发,考古学家开始从器物的形态、花纹入手,来研究其演变序列,这就是器物类型学的开端。
而瑞典学者蒙特留斯,则在其《东方和欧洲古代文明诸时期》的第一章《方法论》中,率先总结了考古类型学的原理及方法,因而成为考古类型学的奠基人!
Montelius.DatingintheBronzeAge,withspecialreferencetoScandinavia.Stockholm,Sweden:1986(1885).
二、中国的考古类型学先说这三位考古学家及其代表作:
1.李济先生的《记小屯出土之青铜器·上篇》(注:张光直、李光谟编:《李济考古学论文集选》文物出版社1990年)
2.苏秉琦先生的《陕西宝鸡县斗鸡台发掘所得瓦鬲的研究》(注:苏秉琦《苏秉琦考古学论述选集》,文物出版社1984年)
3.邹衡先生的《试论殷墟文化分期》(注:邹衡《夏商周考古学论集》,文物出版社1980年)以及《天马——曲村》(1980——1989)
未完待续……后面再解析三位考古类型学区别
关于考古资料整理怎么弄好看到此分享完毕,希望能帮助到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