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标题

大家好,今天来为大家分享从清末到民初为何德国一直援助中国的一些知识点,和希特勒为什么帮中国的问题解析,大家要是都明白,那么可以忽略,如果不太清楚的话可以看看本篇文章,相信很大概率可以解决您的问题,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看看吧!

本文目录

  1. 从清末到民初为何德国一直援助中国
  2. 二战前的希特勒为什么可以通过选举当选总理总统兼任元首
  3. 希特勒为什么要发起第二次世界大战
  4. 希特勒为什么派人去南极

从清末到民初为何德国一直援助中国

题主为什么会觉得德国一直对华援助合作?我觉得正常的贸易不能算援助,而且无论是晚清还是民国,都被德国坑过。

早在晚清时代,晚清就从德国订购军舰、枪支、大炮等武器。不过这都是正常的军火贸易而已,并非援助。当然,德国的军舰报价比英国便宜些,不过这也主要是因为德国当时军舰设计、建造都远不如英国,急需打开市场,并非为了给清政府提供援助。

而德国和国民政府的合作,主要是为了获取中国的钨、锑等战略物资。在1934年8月23日,中德两国签署了《中国原料及产品对德国工业产品交易合约》,双方约定,以中国的农产品和矿产换取德国的工业产品。

1936年4月8日,中德两国又签署了《信用贷款合同》,德国政府向中国提供1亿马克的信用贷款,中国每年可以购买2000万马克的工业产品,同时交付1000万马克的农产品和矿产,所以相当于德国每年提供1000万马克的贷款。

如果单纯从这个贷款协定看,倒也可以算德国对中国提供了援助。但是实际上由于贷款限定购买德国的工业产品,而工业产品这个可以很轻松的通过加价获取巨额利润,特别是军火国际市场售价可以轻松翻倍,所以德国实际提供的商品价值远远不到2000万马克,德国实际并不吃亏。

以德国提供的150毫米榴弹炮为例,34年中国购买的24门FH-18型150毫米榴弹炮德国报价154629.45元一门,折合45461.05美元,是比德军自己采购价格贵了3倍。还有从德国购买的军车,给中国的报价直接翻倍。至于德国人把出口到中国的装甲车上原配的MG34给拆了,换成MG13这种小花招就不要去说他了。

所以德国和中国当时最多算军火贸易,不能算援助。

二战前的希特勒为什么可以通过选举当选总理总统兼任元首

这个提问,包括问题下面那两句解释性的文字,都是完全错误的,只能说明提问者对当时德国的情况完全不了解。第一,希特勒当总理不是选举出来的,是兴登堡总统任命的。第二,希特勒的官方称呼,从来都没有出现过“总统”二字。

首先,希特勒并不是通过选举当上的总理,但他创建并担任党魁的纳粹党,是通过选举成为第二大党从而登上政治舞台的。先是因为有纳粹党的胜利,然后才有希特勒的胜利。1932年,希特勒参选德国总统,但是败给了兴登堡。在同年7月的国会选举中,纳粹党赢得了37%的选票共230票,成为得票最多的单一政党。虽然如此,纳粹党依然没有获得组阁所需的等于或多于293票,也没有联合政府。11月再次举行的国会选举中,希特勒已和德国的另一个右翼党形成了联合。虽然两党的得票数总共只有250票,依然没法成立政府。但最多的票数,已经使希特勒处在一个比任何一个其他政党领袖都有利的位置。

加上纳粹成功的宣传、希特勒个人的演讲魅力,他已经成为一个在德国大众中极受欢迎的政治家。希特勒受到当时德国人民的欢迎,有其政治经济和历史的原因,不是在这里几百字能说清楚的。在这样的情况下,已经85岁的总统兴登堡,不得不于1933年1月30日同意并任命希特勒为德国总理。所以,希特勒当上总理,并不是如题目所说的那样,是德国人选出来的。要说德国民众一票一票选了希特勒当总理,完全是想当然。

希特勒组阁几周后,一个疯狂的从荷兰来的左翼分子,放火焚烧了国会大厦,这便是有名的“国会纵火案”。有人说这是纳粹党策划的,这是没有依据的。但希特勒很好地利用了这一事件,迫使总统和国会通过了一系列法规,增强他个人的权力,却是事实。特别是1933年国会通过、兴登堡总统签署的《授权法案》,使希特勒拥有了几乎不受限制的权力。如他可以随意逮捕和监禁反对者,可以不经审判关押嫌犯,可以取消他认为应该取消的集会,和实施新闻审查制。后世史学家认为,正是德国国会将立法权力拱手相让,才有后来希特勒的集权、专制、暴政。

1934年8月1日,已经由纳粹党掌控的国会颁布了一项法令,称在总统死后,总统办公室将被取消,其权利和工作任务,将与总理办公室合并。第二天,兴登堡去世。就这样,希特勒当上了德国的最高领导人,其官方称呼是“总理和元首”,从来没有被叫过“总统”,这还是有区别的。既然是国家元首,加上这时纳粹党在德国早已一家独大,希特勒便顺理成章地成为了三军统帅。由此可以知道,希特勒的总理和元首,并不是民主选举出来的。

希特勒为什么要发起第二次世界大战

了解一些世界史中的第一次世界大战,德国是战败国。战败就意味着被侵略被瓜分,新势力代替了旧势力。

俗话说,打仗有两个作用:一是缓解内部矛盾,二是刺激消费。

西方的二战发生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而在二十年代的时候,美国发生了较大的经济危机,很快就席卷了西方世界,当然德国不会幸免。此时德国国内,生产过剩,然后人民又消费不起,通货膨胀应该非常严重。这就需要刺激国内消费,转移国内人民的不满情绪带来的矛盾。美国是通过罗斯福新政慢慢度过了,而德国在法西斯政党的带领下,为了转移人民的视角,将英美强加给德国的《凡尔赛条约》当做德国苦难的源头,通过宣扬民族主义,短时间就把国内人民的情绪激昂起来,那就是打破这种国际秩序,争夺生存空间。

就这样,在国内和国外双重压力下,希特勒在1939年发起了闪电波兰的战争,第二次世界大战拉开序幕!

但是,我们都知道,早在1931年同为法西斯轴心国的日本就发动了“九一八”事变。在东方,二战是在1931年发起的。日本同样是为了缓解国内经济危机带来的内部矛盾,才发动侵略战争的。

你有何高见呢?欢迎评论讨论。

希特勒为什么派人去南极

一种说法是,神秘学爱好者希特勒、希姆莱一伙有过试图改变光阴,让时间逆转,回到二战初期,弥补错误的想法。

而且,不仅仅去了南极,还两次进入咱们中国西藏,以“探险”、“科考”的名义,去寻觅希姆莱寄予厚望的“地球轴心”。

在欧洲,长期流传着一个关于亚特兰蒂斯(大西洲)的传说。亚特兰蒂斯人是具有超凡能力的神族,但在一次大地震后,这块大陆沉入海底,一些亚特兰蒂斯人乘船逃离,最后在中国西藏和印度一带的与世隔绝之地落脚。

纳粹探险队来西藏,一大动因就是为了收集证据,以充分证明希特勒推崇的“社会达尔文论”(人种分优劣,所以也需要优胜劣汰,低劣的人种要为优秀人种腾出“生存空间”),证明雅利安人祖先是神;另外就是重头戏——寻找地球轴心。

据说,所谓的“地球轴心”里隐藏着蕴含无穷能量,找到它,就可以得到一种生物场的保护,做到“刀枪不入”,并能够任意控制时间和事件的变化,成为时间的主人(也就是穿越时空);同时,还将拥有神奇的力量,令人长生不死。

还有大家耳熟能详的“纳粹钟”除了作为次声武器的用途外,貌似也可以当作时光机器。

持“神秘学”观点的人们认为,纳粹除了去青藏高原找“世界轴心”、研发纳粹钟以外,还有有个“重头戏”就是两次赴南极寻找“时间之门”,目的也是找到穿越时空的途径,改变历史。

上世纪开始,人们观测到南极上空不断旋转的灰白色烟雾,这些烟雾并没有随着时间改变形状或者发生移动,于是有“科学家”推测:南极洲存在一个不停旋转的空间,是一个可以通往其他时代的通道,这就是“时间之门”。

当然,这些所谓的”地球轴心”,”时间之门”并没给希特勒一伙帮上忙,倒是几十年如一日的为影视娱乐行业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素材和无尽的想象空间,比如,美剧《高堡奇人》(下图)就写了纳粹成功的操纵了时空,进入了平行空间,逆转了败局,赢得了二战,跟日本平分世界的事。

关于纳粹对南极的探险,还有另一种脑洞更大的说法是,美国和前苏联均在希特勒机密档案中都发现,早在三十年代末,希特勒就派过一批优秀德国科学家、工程师和实验器材,分别乘多艘潜艇同行到南极洲,秘密研制尖端武器,并建设基地。

甚至,后人还根据一些蛛丝马迹,推断,在柏林陷落之时,希特勒并没有自杀,而是与最后部队登上潜艇,逃到阿根廷,然后辗转来到南极一个通往地壳深处的洞穴建立了飞碟基地——“雅利安城“,作为第四帝国兴起的基础。

还有鼻子有眼的说,二战后,有美国侦察卫星曾经发现一些位于南极腹地的神秘城市,正是希特勒派往南极的科学家建造的,纳粹余孽们就隐藏在这里,甚至我们喜闻乐道的UFO实际上就是这些纳粹飞行器????帅气的德国军服,配着魔幻的“飞碟”,这个传闻也给科幻文学提供了无尽的素材,启发文学界和影视界半个多世纪........以上这些推测,大家当笑话看看就行了,虽然希特勒和纳粹高层们都深深沉醉于“神秘学”之中,但治国打仗不等同于“占卜,算命”、“跳大神”,而且真正的有用的德国科学家早就被美、苏、英三国瓜分干净了,哪里容得他们坐潜艇跑到南极活到21世纪?

尤其是美国,二战期间,有个“回形针计划”,旨在吸收德国纳粹科学家,通过争夺,将大批德国火箭技术专家及科研究人员转移至美国。只要你足够优秀,不用改名换姓的东躲西藏,自有八抬大轿去抬,享受老干部待遇。

下图,“回形针计划”中被带到美国的104名德国科学家。

加之,在冰天雪地的南极,人类怎么可能自我封闭式地长期生存?还有纳粹飞碟等等,在没有现代计算机的年代,更是高于生活。

那么,希特勒派人去南极最实际的意图是什么呢?

二战前,纳粹德国对南极的兴趣主要在捕鲸带来的油脂产品。20世纪30年代,鲸油是当时德国国内生产人造黄油和肥皂最重要的原料,为此德国不得不每年从挪威进口约20万吨左右的鲸油。纳粹吸取一战战败原因(一战前线打的并不很劣势,但是后方民生问题严重,国内发生革命,德皇退位,新政府宣布投降),所以上台后拼了命的讨好老百姓,保持国内生活必需品的物美价廉是最有效的手段之一,油脂的供应直接影响着德国老百姓对政府的满意度,可不是小事儿。

此时,纳粹德国想效仿挪威在南极建立捕鲸站,多弄点油讨好老百姓,顺便补充军需用来备战。

之后,二战爆发,挪威投降,南极捕鲸站被纳粹“充公”,炼油已经不算事;此时,南极在希特勒眼中战略位置更加凸显。于是第三帝国打算建立南极军事基地。希特勒曾授权海军司令卡尔·邓尼茨负责此事。

邓尼茨也认为,南极基地真成了的话,可更充分的发挥“狼群战术”的威力,对抗实力雄厚的英国皇家海军。不过他也理性的指出,在自然条件如此恶劣的地区建立军事基地存在相当大的风险,时机还不算成熟,技术也没有可靠保证。

而且,英国的军情六处还及时破译了纳粹德国可能在南极建军事基地的情报,1941年,英国皇家海军“百慕大女王”摧毁了德国控制下的挪威南极捕鲸站,并加强了在南极附近的海军巡航力量。纳粹高层也意识到,自己的海军跟英国比,仍然是短板,此刻不宜消耗精力,大老远的冒险到南极建立基地,于是,希特勒建立南极基地的计划就这样被搁置了。

随着欧洲战事越来越激烈,德国四面临敌,从挪威到北非,广大的东欧、苏联占领地,从地中海到波罗的海,到处都需要分配资源、兵力,更没有精力来琢磨南极相关的事儿了。所以,基本可以说,德国人忙了半天,其实没从南极搞到什么好处,只是给后人的文学、影视领域提供了无尽的素材,服务了世界文娱行业。

毕竟,通过建立一个酷寒、烈风、没有任何补给的与世隔离的基地,几百号人(还都是男的),没有信息化设备,就可以改变世界,这种想法只会存在于魔幻文学界或者影视界.......

本人文章一律原创,拒绝他人抄袭、任意转载,如遇到类似“白鹿野史”这种全部照抄者,一定投诉到底!

关于本次从清末到民初为何德国一直援助中国和希特勒为什么帮中国的问题分享到这里就结束了,如果解决了您的问题,我们非常高兴。

从清末到民国,为何德国一直援助我国 原因很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