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沫若用4字骂鲁迅,他用5字回应,世人 这便是郭沫若吧

大家好,今天来为大家分享鲁迅在世时经常骂郭沫若,他是怎样骂的的一些知识点,和鲁迅为什么骂郭沫若的问题解析,大家要是都明白,那么可以忽略,如果不太清楚的话可以看看本篇文章,相信很大概率可以解决您的问题,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看看吧!

本文目录

  1. 鲁迅为何评价郭沫若是“天才加流氓”
  2. 鲁迅先生评价过郭沫若吗是怎样的评价
  3. 鲁迅在世时经常骂郭沫若,他是怎样骂的
  4. 鲁迅是怎样评价郭沬若的

鲁迅为何评价郭沫若是“天才加流氓”

1932年8月,一场特别的“隔空骂战”引发轰动,当时鲁迅在文章《上海文艺之一瞥》中,骂郭沫若是“才子加流氓”,那他们到底有什么“血海深仇”呢?

其实,从公开的资料来看,鲁迅与郭沫若没有任何私人恩怨,甚至他们两人终生都没见过面,之所以如此针锋相对,主要是由于,他们在文学上的主张与政治态度不同导致的。

也就是说,最初只是一场文学上的论战,只不过后来愈演愈烈,才出现了人身攻击,而这场论战是郭沫若主动挑起的,所以他挨骂也算是咎由自取。

100年前,并不像今天这样发达,那时候没有网络、没有手机、没有新型媒体,最常见的就是报刊和杂志,人们也是通过报刊杂志,来获取最新资讯的。

那个时代是一个百花齐放,各种思潮风起云涌的时代,先后出现了多次重大学术思想论战,而文人之间的论战,当然也是通过在报刊杂志上发表文章来展开的。

于是,在这种背景下,嫉恶如仇的鲁迅,面对屡屡挑衅的郭沫若,只能被动应战,两人通过报刊杂志,彻底隔空杠了起来,下面我们就回到那段历史之中。

时间回到1928年,当时鲁迅刚刚从广州来到上海,满怀期待地打算与著名的“创造社”组成联合战线,但让他没有想到的是,一来到上海,就遭受到了猛烈的轰击。

攻击他的不是别人,正是“创造社”成员,当时创造社的干将冯乃超、李初梨等人,认为鲁迅的文学思想观念早已过时,甚至登不上大雅之堂。

于是他们率先发难,公开发表《艺术与生活》等文章,猛烈抨击鲁迅,以防止鲁迅成为,他们发展文学思想的绊脚石。

本来如果鲁迅不接招的话,这件事情也就不了了之了,但鲁迅可不是好惹的,虽然初到上海,毕竟已经屹立于文坛多年,有着丰富的“骂战”经验。

所以他很快就整理好思路,先后写出了《醉眼中的“朦胧”》、《我的态度、气量和年纪》等文进行回应,宣布与“创造社”开战。

鲁迅的文学功底有多强,历史早有定论,岂是冯乃超、李初梨之流能比的,所以随着鲁迅出手,“创造社”直接被干哑火了。

既然干不过,就得搬救兵,他们找到了“创造社”的元老郭沫若,说是元老,其实郭沫若年龄并不大,1892年出生的郭沫若,当时刚刚37岁,而1881年出生的鲁迅已经48岁了,两人相差11岁。

当时,躲在日本避难的郭沫若,见兄弟们找自己帮忙非常兴奋,这种被需要的感觉让他很享受,于是他很高兴地接下了这个“重担”,并亲自操刀,炮制了一篇名为《文艺战线上的封建余孽》的奇文。

这篇文章把鲁迅批得体无完肤,郭沫若在文章中说,鲁迅是“不得志的法西斯”、“封建余孽”、“二重反革命份子”……诸如此类的词,实在不堪入目。

郭沫若的这种行为,直接将当时普遍存在的“文学论战”,转化为人身攻击,而这种从“论战”到“骂战”的转变,一时之间,舆论哗然,所有人都在等待着鲁迅的反击。

正所谓看热闹的不嫌事大,一众吃瓜群众,都准备好了小板凳,随时等着“好戏”开场,就连报刊杂志社的编辑,也在时刻关注着鲁迅的动态,因为鲁迅接下来的反击,肯定会给他们带来一笔不菲的收入。

可谁也没想到,嫉恶如仇的鲁迅,让他们一等就是四年,直到1932年8月,才对郭沫若予以回击,大骂郭沫若是“才子加流氓”。

那这段时间,鲁迅到底在干什么呢?难道他怕了吗?那是绝对不可能的,笔者特意查了一下,鲁迅在那段时间的动态,1929年9月27日,鲁迅唯一的儿子周海婴(1929-2011)出生。

可如果仅仅是因为儿子的出生,使鲁迅回归家庭,停止了反击,绝对解释不过去,因为鲁迅根本就不是那样的人。其实,当时鲁迅正忙着与文学家梁实秋,打一场更大的“文学论战”。

而这场“文学论战”,远比与郭沫若的论战,要激烈得多,甚至可以用“旷日持久”来形容,鲁迅和梁实秋在以1930年为中心的八年论战期间,双方先后发表了100多篇文章,总字数达40余万字。

双方的论战,涉及文学、教育、批判、政论、翻译等诸多领域,同时也包含了翻译理念、人性讨论、阶级立场、普罗文学、文艺政策等多种内容。

总体来讲,双方论战还是比较严肃的,但也穿插着人身攻击,比如鲁迅在1930年发表的文章《“丧家的”“资本家的乏走狗”》,就把梁实秋骂得体无完肤。

(如果感兴趣的话,建议读者朋友们,可以看看这篇被称之为,“现代文学论战名篇”的文章。)

很显然,梁实秋是“骂”不过鲁迅的,最后只能无奈地“偃旗息鼓”,不过就是不知道,梁实秋能不能像他之前发表的文章《我不生气》中所说的那样,做到心如止水。

其实,在那个时期,文人之间的论战是很普遍的,虽然双方可能言辞犀利,但并不会结为死敌,也不会掺杂个人恩怨,基本上都是就事论事,有时候双方骂着骂着,还会结为联盟,一起骂第三个人。

比如,曾在1928年攻击过鲁迅的“创造社”干将冯乃超,其实,是他先骂梁实秋为“资本家的走狗”的,在梁实秋反击冯乃超后,鲁迅觉得冯乃超说得有道理,又顺着冯乃超的思路,继续骂起了梁实秋。

而鲁迅本人其实并不喜欢“骂战”,有的时候,真是被逼得没招了才反击,他曾说过:

“往往别人给我十刀后,我才还他一箭。”

鲁迅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但笔者在这里不得不说,鲁迅的“一箭”,往往比别人的“十刀”还厉害,不但伤害性巨大,侮辱性更是极强。

但鲁迅从来不是为了骂而骂,就像鲁迅自己说的那样,很多时候都是被动的反击,鲁迅在关键时刻,永远都是会考虑大局的。

比如,鲁迅后来考虑到,他和郭沫若虽然思想上有分歧,但终极目标是一致的,所以他主动放下个人恩怨,于1936年8月,在《答徐懋庸并关于抗日统一战线问题》中写道:

“我和郭沫若等人,或曾相识,或未曾见过一面,或从未冲突,或曾用笔墨相讥,但大战斗却都是为了共同的目标,我是决不日夜记着个人恩怨的。”

从文中,不难看出鲁迅襟怀坦荡,而当鲁迅的这篇文章公开发表后,远在日本的郭沫若立即发表文章,予以积极回应,郭沫若说:

“先生(鲁迅)实在是一位宽宏大量的人,是‘决不日夜记着个人恩怨’的人,我因此也感觉到,解决问题的曙光即将到来。”

不过可惜的是,我们并没有看到曙光到来的那一刻,因为两个月之后,鲁迅就于1936年10月19日去世了,终年56岁。

听到鲁迅去世的消息后,郭沫若连夜写出了一篇,名为《民族的杰作—纪念鲁迅先生》的文章追忆鲁迅,在这篇文章中,郭沫若称鲁迅的死,是“不可测量的重大损失。”

写完这篇文章之后,郭沫若觉得,还是不足以表达自己的悲伤之情,于是紧接着,他又用日文写了一篇名为《坠落的一个巨星》的文章,在这篇文章中,郭沫若情真意切地说:

“鲁迅生前骂了我一辈子,但可惜他已经死了,再也得不到他那样深切地关心了;鲁迅死后我却要恭维他一辈子,但可惜的是,我已经有年纪了,恐怕不能恭维得尽致。”

郭沫若嘴上说,“不能恭维得尽致”,但他在行动上,却做到了恭维得尽致。1936年11月3日,我国在日本东京的留学生,为鲁迅先生举行悼念活动。

郭沫若听说后,立即赶往现场,并当众对大家说,他是以鲁迅徒孙的资格,来参加追悼鲁迅活动的,说完之后,郭沫若还在现场高声呐喊:

“中国之伟大人物,过去人都说是孔子,但孔子不及鲁迅。”

虽然当时全国都在悲痛地悼念鲁迅,但郭沫若的表现,明显非常反常,所以后来很多人都说,郭沫若是在“蹭热点”,甚至还有人评价郭沫若之所以能成为文坛的“常青树”,就是因为他太会“审时度势”了。

那我们说完了鲁迅与郭沫若之间的恩怨,下面我们就重点说一下,鲁迅对郭沫若的评价是否正确,笔者认为,这个评价恰如其分。

这句“天才加流氓”,生动形象地刻画了郭沫若的一生。我们先说“天才”这个评价,郭沫若成名时间早,跨越时间长,可以说是人尽皆知。

他是我国著名的诗人、文学家、历史学家、古文学家、社会活动家……他精通英、日、德、俄等多国语言,参加过北伐战争、南昌起义……可以说那一时期的各种重大事件,都能看到他活跃的身影。

但就是这样一位文学巨匠,为什么会被鲁迅称之为“流氓”呢?就算他的研究出现过一些失误,乃至在考古方面饱受争议,最多也只是学术上的问题而已啊?

其实,之所以称他为“流氓”,主要是他在感情上太过“丰富”了,甚至可以说是滥情,如果用今天时髦的话说,他就是一个“渣男”,下面我们就具体说一下,郭沫若“丰富”的感情经历。

1912年,21岁的郭沫若,在父母的张罗下,被迫与发妻张琼华结婚,由于是包办婚姻,接受了新思想且叛逆的郭沫若,对张琼华没有丝毫感情,两人只在一起生活了五天,郭沫若就离家出走了。

由于两人始终没有离婚,所以张琼华一直住在郭沫若的老家,为他守了68年的活寡,直到1980年去世,也没有等到郭沫若的回心转意,更没有留下任何子女。

而郭沫若只在1939年回老家时,看过一次张琼华,据说当时郭沫若见到张琼华时,给她深深地鞠了一躬,算是表达了自己的歉意。当然了,这都是后话。

我们接着从1912年说起,郭沫若离开家乡后,于1914年赶赴日本留学,在1915年进入冈山第六高等学校学习医科,1918年考入日本九州帝国大学,攻读医学。(郭沫若最初是学医的,后来弃医从文。)

郭沫若虽然有原配夫人,但颇具“浪漫主义”风格的他,到日本后也没闲着,看到美女肯定是要追的,至于原配夫人嘛,反正不喜欢,他也就当做没有。

时间来到了1916年8月,郭沫若偶然间,认识了一位22岁的日本女护士佐藤富子,并对她一见钟情,当时郭沫若25岁,于是郭沫若就对佐藤富子展开了疯狂的追求。

当时佐藤富子在东京,而郭沫若在冈山,两地相距600余公里,但距离阻隔不了郭沫若的热情,他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写情书。

随后,在短短四个月时间内,两人就相互写信四十多次,最频繁的时候,两人一周就写了五封信,而这些信大多都是郭沫若写给佐藤富子的情书。

这些浪漫的情书,让从未见过如此优秀才子的佐藤富子异常激动,佐藤富子的内心彻底被郭沫若俘获了,比如郭沫若在第一封信中,就曾这样写道:

“你眉宇间散发着不可思议的洁光,就好比一轮光华四射的明月,你的脸上放出了圣光,你的眼睛仿佛会说话,你的嘴就像樱桃一样,我爱上了你……”

就这样,佐藤富子彻底被郭沫若忽悠迷惑了,她不顾家人反对,仅仅相识四个月后,就在1916年底,从东京来到了冈山,与郭沫若过起了同居生活。

郭沫若特意给她起了一个中国名字“郭安娜”,同居期间,她承担了一切家务,悉心照料起郭沫若,还为郭沫若生下了四子一女,当时郭沫若非常穷,可郭安娜没有任何抱怨,始终跟随着郭沫若。

等到郭沫若从九州帝国大学毕业后,郭安娜又带着孩子,跟随郭沫若来到了我国,回国后的郭沫若,由于弃医从文,所以收入很不稳定。

但郭安娜依旧任劳任怨地支持郭沫若,不畏辛苦与危险的跟随在郭沫若身边。1928年,郭沫若因参加南昌起义,并发表《请看今日之蒋介石》一文,被国民党通缉。

吓坏了的郭沫若,连忙带着郭安娜和孩子,逃往日本避难。在日本避难期间,郭沫若认识了一位叫于立忱的中国女留学生。

于立忱由于在1934年得了肺病,就来到日本治病,同时担任《大公报》驻东京特派记者,住在东京郊区一带,而郭沫若此时也住在那附近,所以两人慢慢产生了感情。

据说由于两人来往频繁,让郭安娜非常不安,而于立忱一直痴情于郭沫若,但又无法与郭沫若在一起,只能在1937年初,从日本东京返回上海,由于病情加重以及相思之苦,使得于立忱抑郁起来。

于立忱于1937年5月自缢身亡。(有传说,是郭沫若把于立忱肚子搞大了,又抛弃了于立忱,才导致于立忱自杀的,不过从后来于家的反应来看,应该是谣传。)

那于立忱死后不久,由于全面抗战的爆发,郭沫若立即动身离开日本,返回国内参加抗战,不过这一次,他是不辞而别的,并且把郭安娜和五个孩子留在了日本。

而当郭沫若在1937年7月27日下午,顺利到达上海后,日本方面才获知此消息,连忙逮捕了郭安娜,并对她严刑拷打,一段时间后,才把郭安娜放了出来。

自此郭安娜就独自带着五个孩子,在日本艰难度日,由于她特殊的身份,加上早年为了郭沫若与父母决裂,所以根本没有人帮她。

她只能依靠自己,带着五个孩子,在日本艰难度日,而郭沫若在这期间,甚至连问都没有问过郭安娜和孩子的情况,就这样郭安娜独自带着孩子,在日本度过了十一年。

时间来到1948年,郭安娜偶然间获得了郭沫若的消息,兴奋的她终于看到了希望,连忙带着五个孩子,不远万里来到中国,寻找郭沫若,可让她奇怪的是,郭沫若始终对她避而不见。

也直到此时,郭安娜才知道,郭沫若早已娶了妻子,没有办法的郭安娜只能无奈地说了一句:“我走……”可当时的情况,她又能走到哪里呢?

最后,还是在政府的关照下,郭安娜成功地加入了中国国籍,独自带着五个孩子在大连定居,加入我国国籍后,郭安娜很少与外人来往,更不会参加任何社会活动。

她也一直没有见到郭沫若,直到郭沫若去世的前一年(1977年),郭安娜写信给郭沫若,说两个人都已经垂垂老矣,希望无论如何都要见上一面,这才有机会见了一次郭沫若。

1983年,郭安娜被推选为第六届全国政协委员,当时正好赶上她90岁寿辰,统战部和全国政协,还专门为她祝寿。

1994年8月,郭安娜病危时,将自己的全部财产—500万日元捐给了我国政府,同时她还表示,她要死在中国,埋在中国,她说:“因为我是中国人”。

随后,郭安娜平静地在上海去世,享年101岁,她虽然没有跟郭沫若一直走下去,但她跟郭沫若的原配夫人张琼华一样,都是非常长寿的。

那说完了郭安娜,我们接着说郭沫若的恋情,时间重新回到1937年,郭沫若离开郭安娜和孩子没多长时间,就认识了21岁的于立群。

这个于立群就是于立忱的胞妹,(有传说,郭沫若是在于立忱的葬礼上认识的于立群,不过根据于立忱的死亡时间,以及郭沫若的回国时间来看,应该是谣传。)

由于当时于立群经常参加抗日救亡文艺演出,所以她与郭沫若的交集也就变得多了起来,而郭沫若第一次见到于立群时,就又一次产生了一见钟情的感觉。

按照郭沫若后来的说法,他仿佛从于立群的身上,看到了于立忱的影子,加上于立群此时将姐姐于立忱生前,写给郭沫若的诗,交到了郭沫若手上,更是让郭沫若非常激动,郭沫若后来对身边的人说:

“我有责任保护于立群,我要把爱她姐姐的心,转移到她的身上,这就是对于立忱最好的纪念。”

虽然,此时郭沫若已经45岁,足足比于立群大了24岁,但什么都阻挡不了他,很快两人就走到了一起,并于1938年正式结婚,后来于立群为郭沫若生下了四子两女。

而于立群也一直陪伴着郭沫若,直到1978年6月12日,郭沫若去世。半年后的1979年2月25日,于立群跟她的姐姐一样自缢身亡。而于立群的自杀原因,也跟她的姐姐于立忱一样,扑朔迷离。

(有传说,于立群在郭沫若死后,才知道姐姐曾跟郭沫若有过感情,所以精神上受到打击,进而自缢身亡,不过根据当年的情况来看,于立群应该至少在1937年时就知道此事,以此来看,应该是谣传。)

以上,就是郭沫若“丰富”的感情经历,所以笔者认为,鲁迅给郭沫若一个,“天才加流氓”的评价,丝毫没有任何问题。诸位对此怎么看?欢迎留言讨论!

鲁迅先生评价过郭沫若吗是怎样的评价

看到这个问题,笔者首先想到的是鲁、郭二人的生卒。鲁迅生于1881年,卒于1936年,郭沫若生于1892年,卒于1978年,也就是说,两人皆在世时也不过四十余年。

按照郭沫若的回忆,他第一次认识鲁迅是在1920年《学灯》增刊上读到《头发的故事》。而作为文坛前辈鲁迅是相对较晚认识郭沫若的,或许在1921年创造社(由郭沫若、成仿吾、郁达夫等人成立)对《呐喊》的批评之后,鲁迅才得知郭沫若其人。

这样说来,鲁迅认识郭沫若的时间也不过十多年,这十多年又处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鲁迅和郭沫若在大局之中是合作的关系,这样鲁对郭的评价比较单一,但也有些“枝杈”颇具玩味儿。

一、正面评价

鲁对郭第一次公开评价,还要算在1924年《论照相之类》中“近来则虽是奋战忿斗,做了这许多作品的如创造社诸君子,也不过印过很小的一张三人的合照”以“奋战忿斗”对创造社三人作了的总体评价,称赞了郭沫若等人对于民族事业的奉献和斗志。此后鲁对郭的评价也大多是“合评”,对他的评价也始终站在全民族利益的高度之上。

而在1927年4月,国民革命失败,我国的革命事业处在低潮。为了反抗国民党的文化“围剿”,郭沫若为了扩大创造社的实力和影响,想要和鲁迅联合起来。同年9月,鲁迅在给李霁野(鲁迅的学生,1925年参加未名社)的信中写道:“创造社和我们,现在感情似乎很好。他们在南方颇受压迫了,可叹。看现在文艺方面用力的,似乎只有创造,未名,沉钟三社,别的没有,这三社若沉默,中国全国真成了沙漠了。”

这里既是把郭沫若等人看作“同志”,也认为他们是中国文艺的希望。于是鲁迅和郭沫若等人想到了一起,主张恢复《创造周报》作为共同的园地,此时是1927年12月。

到了1930年3月,“左联”成立,鲁迅正式与郭沫若联合。作为文化统一战线的成员,此后鲁迅对郭沫若的自然是以进步者、革命者看待的。而在文艺方面,鲁迅对郭沫若是大加赞赏的,他将郭沫若视为中国最优秀的剧作家、最优秀的诗人、最优秀的作家(1933年至1936年间鲁迅与斯诺夫妇的谈话,出自《鲁迅同斯诺谈话整理稿》)。

可以说,鲁迅对郭沫若的文学有极大的赞赏,也推崇他的革命精神。这是鲁迅对郭沫若评价的主干。

二、负面评价

但是,更为受人关注的是鲁迅对郭沫若的负面评价。而鲁对郭的负面评价也仍旧大多是合评,站在民族利益的高度之上。

鲁论对郭沫若的负面评价,缘于在1928年1月创造社发起的“批鲁”论战。

创造社视鲁迅为“资本主义以前的一个封建余孽”,给鲁迅加上了“封建余孽”、“二重的反革命”、“法西斯”(以上三条出自郭沫若《文艺战线上的封建余孽》)等等标签,对鲁迅进行人身攻击,并且将前文提到的即将联合的愿望无端打碎。

“面对文豪们的笔尖的围剿”,鲁迅作出了反击,写了《“醉眼”中的朦胧》等一系列文章,称创造社一干人“才子+流氓”。但这样的“笔墨相讥”鲁迅先生实际上并不愿意去做。他只是以大局为重,在大多时候中肯、理性地进行批评。

首先,鲁迅认为创造社的骨干成员有一种“惟我是无产阶级”的恶劣态度,“将革命使一般人理解为非常可怕的事”,影响了革命事业在一般群众中的传播。

其次,鲁迅将攻击者不切实际,“关在玻璃窗里做文章”而“不和实际的社会斗争接触”揭露出来。

此外,他对创造社夸大了“文艺的旋转乾坤的力量”做了批判,认为这是“踏了‘文学是宣传’的梯子而爬进唯心的城堡里去了”。

这三点虽然并未针对郭沫若,但也是对郭氏的批评。这在1931年7月鲁迅的演讲《上海文艺之一瞥》中也有做分析。

而针对郭沫若一人的批评也是有的。1929年2月鲁迅在《致<近代美术史潮论>的读者诸君》中对郭沫若此前提出文学是处子,翻译是媒婆,“处女应当尊重,媒婆应当稍加遏制”这一尊崇创作轻视翻译的观点进行了批判,称“意见不能相同,总以为处女并不妨去做媒婆”,并顺带批评郭的翻译风格:“我对于郭沫若先生的翻译,不大放心,他太聪明,又胆大。”

鲁迅先生在1936年大限将至之时在《答徐懋庸并关于抗日统一战线问题》一文中写道:“我和郭沫若、茅盾两位,或相识,或未尝一面,或未冲突,或曾用笔墨相讥,但大战斗都为着同一目标,决不日夜记着个人的恩怨。”由此可见,鲁迅先生一直以来将郭沫若视为同志、后生的一员,对他的负面评价自然是非常少的。

三、关于问题的产生

至于题主的这个问题的产生,其实我是有怀疑的。倘若不是我生在这个时代,恐怕我不会去想到有人会关注鲁迅如何评价郭沫若。但是在收集材料的过程中,我发现一句诗“远看一条狗,近看郭沫若”,据说还有一个“加长版”。

笔者打一开始就不相信鲁迅会说出这样的话,但为了证实自己的想法,在各类文献之中寻找,却并未发现这一说法。而是否有可能是当时鲁迅口头讲出流传下来的呢?这是有可能的,但恐怕可能性很小。

在前文中我们讨论过鲁迅先生对郭沫若先生的总体态度:有着大战斗上的同一目标和私人的小恩怨。鲁迅先生睿智、沉着,始终以全民族的解放事业为人生的基点,从性格上看并不会因这些小恩怨而对“友军”讲出那样粗俗的话。

而另一方面,郭沫若的私生活作风极差,又缺乏骨气、习惯左右摇摆,这恐怕鲁迅是知道的。关于私生活,鲁迅抛弃了发妻,虽然情节较郭沫若轻许多,但是鲁迅也不至于不知羞耻去“五十步笑百步”;而缺乏风骨,郭也并不至于卖国求荣。

能统一所有能统一的人,这是民族危机之下鲁迅也追求的非常重要的事,能为“大战斗”出力,鲁迅断不至于为了无济于事的口舌之快,将郭沫若推向敌方、推向列强。

那么这一对郭的辱骂,和对鲁的诬陷,是如何出现的呢?

1926年10月,许广平邀请鲁迅前至广州任教,鲁迅便称有好事者挑拨了鲁迅与创造社的关系,“捏造许多会话(如说我骂郭沫若之类)”,这是利用了鲁迅的声名和地位,对反对派进行攻击,应当可以看作是起源。

而若是今人所杜撰,那么也可能只是单纯看不惯郭沫若的人品,借权威之口讲一己私怨,也情有可原,但不应以讹传讹,留殆后人。

鲁迅在世时经常骂郭沫若,他是怎样骂的

答:鲁迅偶尔会骂创造社一伙是“才子+流氓”,挖苦郭沫若有“一副‘创造’脸”。

首先,鲁迅批评了后期创造社这些骨干成员在推行“左”的路线时所表现的惟我独革、飞扬跋扈的恶劣作风和态度。他指出,创造社“他们,尤其是成仿吾先生,将革命使一般人理解为非常可怕的事,摆着一种极‘左’倾的凶恶的面孔,好似革命一到,一切非革命者就都得死,令人对革命只抱着恐怖”。

其次,鲁迅揭露了这些人的“突变”说的虚伪性。“不要脑子里存着许多旧的残余,却故意瞒了起来,演戏似的指着自己的鼻子道,‘惟我是无产阶级!”

鲁迅是怎样评价郭沬若的

鲁迅与郭沫若是新文化运动的两座丰碑,鲁迅的作品更具现实主义,郭沫若的作品更具浪漫主义。

俩人都曾留学于日本,而且专业都学的是西医,又都弃医从文,都走向了文学之路。鲁迅的文学成就,主要是在回国之后,而郭沫若的文学成就,在日本留学其间就已奠定。鲁迅的文学成就主要是小说与杂文,而郭沫若的文学成就主要是现代诗歌。

鲁迅与郭沫若都坚持了新文化发展的正确方向,而且都是新文化运动的旗手,都对新文化运动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他们的方向与路线是一致的。

至于说到鲁迅与郭沫若的争论,本没有性质上的分歧,而只是一种“文人相轻”罢了。

鲁迅曾戏骂郭沫若“才子加流氓”,而郭沫若曾笑谈鲁迅是“封建余孽”。当鲁迅为了爱情辞了北师大工作到了广州,郭沫若等还笑谈鲁迅“追月亮去了”。

尽管如此,这并不能说明俩人文艺方向的性质不同,鲁迅和郭沫若都是伟大的人民作家,他们在新文化运动中所散发出的灿烂光辉同样光彩照人,同样值得世人学习和敬仰。

鲁迅与郭沫若是一个战壕里的战友,只不过有些战术上的分歧罢了。

关于鲁迅在世时经常骂郭沫若,他是怎样骂的到此分享完毕,希望能帮助到您。

鲁迅先生与郭沫若的骂战中你怎么看 你支持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