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中医必读 常用中药名释义 清热药篇

大家好,关于常用中药很多朋友都还不太明白,今天小编就来为大家分享关于冷知识中药名称的知识,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

本文目录

  1. 中药一词最早出现的时间
  2. 中药化学基础知识是哪三点

中药一词最早出现的时间

中药在我国具有悠久的历史,然而在传统的医药典籍中却未见“中药”一词,而只有“药”。“中药”术语是在西药传入我国时开始出现的。中药最早起源于《神农百草经》中,神农氏尝百草,这是目前最早的起源,对各种药理的认识,是在后期不断的积累中。

早在两千多年前,中医专著《黄帝内经》问世,奠定了中医学的基础。时至今日,中国传统医学相关的理论、诊断法、治疗方法等,均可在此书中找到根源。

中药化学基础知识是哪三点

1、纯度检查的方法最常应用的是各种色谱方法。如在TLC或PC上选择适当的展开剂,分别将样品推至薄层板的不同位置,并在可见光、UV光下观察,或者喷以一定的显色剂进行观察。

2、气相色谱(GC)也是判断物质纯度的一种重要方法,但只适用于在高真空和一定加热条件下能够气化而不被分解的物质。

3、HPLC的特点:用量少、时间快、灵敏度高以及准确。

4、结构研究中采用的主要方法:确定分子式并计算饱和度、质谱、红外光谱、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和核磁共振谱。

5、分子式的测定方法包括:元素定量分析配合分子量测定、同位素峰度比法和高分辨质谱(HR-MS)法。

6、质谱测定采用电子轰击法,采用电子轰击法时,需要先将样品加热气化,使之进入离子化室,而后才能电离。而一些大分子物质,如糖的聚合物和肽类等,也因难于气化而无法测定。

7、红外光谱:分子中价键的伸缩及弯曲震动将在光的红外区域,即4000~400cm-1处引起吸收。测得的吸收图谱叫红外光谱(IR)。

8、红外光谱:4000~1300cm-1的区域为特征频率区;1300~400cm-1的区域为指纹区,其中许多吸收因原子或原子团间的键角变化所引起,形状比较复杂,犹如人的指纹,可据此进行化合物的真伪比较鉴别。

9、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对于分子中含有共轭双键、α,β-不饱和羰基结构的化合物以及芳香化合物的结构鉴定来说是一种重要的手段。

10、核磁共振谱包括氢核磁共振和碳核磁共振。

11、氢核磁共振的化学位移:由于周围化学环境不同,氢核外围电子密度以及绕核旋转时产生的磁的屏蔽效应也不同,所以不同类型的氢核共振信号将出现在不同的区域。

常用中药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冷知识中药名称、常用中药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哦。

2017年常用中药的鉴别及其彩图汇总 你能知道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