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刘和平 顺应历史转型,讲好中国故事

其实三国演义中说长安至洛阳为何路过芒砀山的问题并不复杂,但是又很多的朋友都不太了解长安的历史冷知识,因此呢,今天小编就来为大家分享三国演义中说长安至洛阳为何路过芒砀山的一些知识,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个问题的分析吧!

本文目录

  1. 从《长安十二时辰》看,唐朝是否是个“被高估”的王朝
  2. 有哪些关于历史的冷知识
  3. 唐诗中的长安是什么样的
  4. 三国演义中说长安至洛阳为何路过芒砀山

从《长安十二时辰》看,唐朝是否是个“被高估”的王朝

我认为唐朝在历史上并没有被高估,因为在我的观点里,唐朝是中华文明的顶峰,是混血王朝,世界帝国。

评价一个朝代的强盛,要综合来看,不光看军事、经济方面,更要看文化、制度、影响力等方面因素,综合来说,唐朝是我国的巅峰时代。

我们首先看军事。

唐朝的军事成就超过了汉朝、明朝、清朝,如果把元朝算进来,则不及元朝,确切地说是不及大蒙古国。

军事上评价一个朝代的成就,主要就看与北方游牧民族的对战情况。

汉朝来说,虽然北击匈奴,一直打到了漠北王庭,但是始终没有实现匈奴的彻底臣服。最为辉煌的时刻就是击败了匈奴的主力,但是之后与匈奴的战争仍然不断发生,汉朝始终没有能够完全彻底地打败匈奴。

唐朝是彻底地打败了蒙古地区的北方游牧民族的,并且用时最短(唐太宗时代就实现了),在历代当中也是解决成本最小的情况下解决了这一问题的王朝。说彻底打败北方游牧民族,是因为唐朝俘虏了突厥的可汗,使对方彻底臣服,并被尊为“天可汗”。

再说一下西域的情况,西域在汉朝时期开始纳入中原王朝的统辖范围,这是汉朝的军事成就。后面的唐朝继承了这一传统,继续实现了对西域地区(也就是今天新疆地区)

的控制。同时,唐朝在此基础上更进了一步,越过了葱岭,将军事力量扩张到了中亚地区,直到现在的咸海。之后的明朝逊色了许多,没有实现对西域地区的有效管控,而清朝在这一方面也做到了,但是不及唐朝,始终没有越过葱岭,将势力范围扩张到中亚地区。

再说一下西藏的情况,西藏是在元朝开始纳入中华帝国的统一版图内的。汉朝和唐朝都没有实现对西藏地区的有效管控,唐朝实现了与西藏地区的结亲,但是仍然冲突不断。这方面唐朝有所减分。之后的明朝和清朝都实现了西藏的管控。

历史上我国军事成就最大的王朝是元朝,当然要按照大蒙古国的概念来看,按照大蒙古国的概念来看的话,元朝的军事扩张横跨欧亚非三大陆,是历代最高的成就。

从军队战斗力来说,鼎盛时期的汉军、唐军、蒙古军都是世界上的顶级军队。评价战斗力,标准就是数量相同,各方面条件相同,只有装备战术各用各的情况下,如果一边能够对另一边形成压倒性优势,那么就可以算战斗力高出一个等级。

按照这个标准来说,明朝和清朝的军队都达不到世界顶级军队的标准。明朝的军队始终没有对蒙古军形成压倒性优势就说明明朝军事没有达到前面的高度。而清朝只是在八期军时代是世界顶级军队,但是入关以后,战斗力就下降太多,尤其是到了近代以外,只能是世界上的二流、三流军队了,但明朝至少始终都是世界一流军队,只是到不了顶级水平。

而且,唐朝名将辈出,唐太宗本身就是一个超一流的军事家,此外还要李靖、李绩、尉迟敬德、薛仁贵、苏定芳、李玄策等等一大批历史上少见的优秀将领,可谓是群星荟萃的时代。同时还重用了很多胡人统帅,比如高仙芝、哥舒翰这样的,是一个真正的国际化部队。

唐朝的疆域达到了中原王朝的最大程度,中原王朝扩张的顶点就是当年的达罗斯之战,唐朝高仙芝带领大约3万人马迎战阿拉伯帝国战败的事件。(后来的蒙古帝国崛起于蒙古,不能算是中原王朝)

经济方面,我认为可比性不是很强,但唐朝无可争议的说盛唐时期是极为繁荣的。

因为毕竟一个朝代相隔时间少说300年,多则400多年,比如汉朝,存在时间是公元前221-公元220年,到了唐朝的时候(618年)已经过去了400年了,再到元朝,1276年,离唐朝灭亡(917年)也过去了300多年,经过几百年的发展,社会生产力必然有一个提升,但是有一点是得到公认的,就是所谓的盛世,古代的盛世就是老百姓都能温饱。唐朝的盛世持续了140年左右,从开国到唐玄宗晚期,这个时间跨度在历朝来说都是最长的。相对来说,也只有清朝在康熙到乾隆时代有这么久,其他王朝都没有持续这么长的时间。所以,唐朝的经济成就算历朝当中数一数二的了。

当然,还有一点是唐朝的成就,那就是国际贸易。长安城的外国人占了总人口的10%左右,说明当时的长安是真正的国际化大都市,即便是今日的北京上海这样的城市,国家化率也达不到唐朝时期的水平。当时唐朝的长安城,店铺林立,各种餐馆,式样繁多,你可以吃到各种菜,包括阿拉伯的、胡人的、甚至的欧洲人的美味佳肴,拿到今天来说,就是各种大餐了,法式的、欧式的、日本菜、韩国菜、泰国菜等等。各国的商贾在长安往来不绝,世界各地的货物在这里交易,是真正的国际贸易中心,就这点来说,唐朝的经济成就是历朝历代的巅峰。

文化方面,在文化方面,唐朝是历朝历代的巅峰时代,后面没有一个朝代能够超过唐朝。

评价一个国家的文化强不强,最重要的就看他的文化输出能力强不强。唐朝时代,世界各国的人都争先恐后地来到长安学习。日本多次派遣遣唐使来长安学习文化知识,唐朝的学府汇集了世界各地、各族的人,包括被长安征服的国家民族,都被唐朝的文化所折服,从文化上认同了唐朝。

实际上当时的唐朝就相当于今天的美国,世界上最优秀的学子都争先恐后地来到唐朝学习唐朝的文化,他们以学习唐朝文化为荣,唐朝文化对世界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比如日本,多次派出遣唐使,甚至唐朝的一个和尚到了日本都得到了国宝级的待遇,鉴真。

顺便再说一下唐朝的流行文化,这也是唐朝所特有的,那就是胡风。

唐朝的流行文化是胡风,胡人的生活风气,对你没听错,确实是胡风。

他们以穿胡衣,跳胡舞,喝胡酒,泡胡姬为荣,丝毫不认为胡人是蛮夷,丝毫没有鄙视,有的是无限的包容和自信。

效仿胡人的生活方式,在五胡十六国的时代就开始了,到了唐朝更是愈演愈烈,胡人的生活方式影响到了生活的方方面面,效仿胡人的生活方式蔚然成风,引领时尚。这种胡化的风气,称为胡风。

这股风气从长安开始,逐渐扩散到全国。唐朝时期的长安,人口百万,其中有十分之一是正儿八经的“歪果仁”,开放程度历朝未有,即便今日的北京,国际化也没有这么深入。

随着长安城涌入的胡人越来越多,他们当中也不乏胡人中的头面人物。有波斯的王子,吐蕃的使节,西域的高僧,回纥的商人,突厥的将军。栗特的大鳄,他们成为了这个特殊群体的中流砥柱,他们在长安购豪宅,建高楼,置田产,任要职,娶妻生子乐不思蜀,成为了帝国中的一员。与之交往的大唐上流社会,包括皇亲国戚、达官贵人和文人墨客。他们流连忘返于国际贸易中心的西市,纸醉金迷于胡人开设的高档会所,乐此不疲地参加各种派对,听着龟兹音乐,欣赏着胡旋舞,喝着葡萄酒,更左拥右抱着胡姬充当的陪酒女郎。

对此,李白也直言不讳:细雨春风花落时,挥鞭直就胡姬饮;落花踏尽游何处,笑入胡姬酒肆中。据说,当时流传着这样一个故事,有人夜晚喝醉了酒,走在长安城的大街上,遇到了一个胡人美女,过上了风流一夜,天亮以后,胡人美女走了,留下了“狐狸精”的传说,恐怕我们文化中所说的“狐狸精”就是胡姬吧。

胡人的生活方式非常刺激。打马球展示着雄性的力量,着胡服体现出了女人的性感。前者是波斯人的发明,后者则是衣袖窄小剪裁贴身,尽可能地凸显女性的身材和曲线:回鹘衣装回鹘马,就中偏称小蛮腰。

所有这些,都刺激了长安城男性青年们的荷尔蒙,以至于李世民的太子李承乾,也对胡人的生活向往不已。他经常在宫中玩起了COSPLAY,说着胡话,穿着突厥衣,还在宫中搭起了狼头旗,一本正经地扮起了突厥可汗。他找来了一些长的像突厥的人,让他们扮做突厥武士,然后自己假装可汗死在了牙帐里,然后命令这些群众演员按照突厥的习俗嚎啕大哭,骑马围绕牙帐默哀。直到这时,李承乾才会呼一下坐起来说,如果真能这样,岂不快哉!

太子殿下如此,风气就可想而知了。

大唐的女人们也不甘落伍,“崇洋媚外”了起来。她们戴耳环是跟波斯人学的,叫步摇;搭披肩是跟印度人学的,叫巾帔;发型是跟中亚人学的,叫髻堆;脸妆是跟吐蕃人学的,叫面赭。当然,她们的衣着是跟着长安城的时尚风气来的,不时地变化。

大唐的女人越穿越小,起先是戴帽子的,后来干脆就不戴帽子了。身体越露越多,参加活动也越来越频繁。她们甚至会身着男装去骑马踏青或者打球。球场上她们英姿飒爽,伴随着男人们一阵阵的叫好声。

唐朝女子的爱情是自由的,她们可以不被父母刻意安排而去选择自己喜欢的男子,比如唐朝的宰相李林甫就让自己的六个女儿自己选丈夫。

于是,大唐的男男女女都有了“胡心”。

不止是衣着,饮食上,当时的长安城能够吃到通行于中亚、印度和伊斯兰国家的抓饭,开元以后更是以胡食为风尚,长安城里的“西餐厅”之多,不亚于今天的上海,当然,还少不了葡萄酒。

如果你喜欢谈恋爱,你完全可以带你的恋人穿越到唐朝,因为女孩子一般都是吃货。你们可以今天吃阿拉伯美食,明天吃罗马美食,今天吃蒙古烤肉,明天吃印度咖喱饭,白天吃扬州小菜,晚上吃日本料理,全世界的美食在长安城应有尽有。

盛唐时期还流行西亚的建筑材料和风格,并且采用了在酷暑天降温的技术。设计师巧妙地让水从屋檐流下,形成水帘隔断室外的热浪,同时用流水推动风扇在室内送风,当然十分凉快。这个技术便是来源于东罗马帝国。

这种世界眼光是隋唐所独有的,因为他们都是混血王朝,自己本身就是混血儿,自然不在意别人的种族,尽管他们以华夏自居,都认为中华史世界的中心。就制度方面而言,唐朝真正开始了科举制度,这使得平民百姓也有机会步入政府的最高层,甚至是宰相,这项制度延续了上千年。

在政治上,实行三省六部制,简单的说,就是把提议、决策、执行等步骤科学形成一套流程,各种政策都经过提议、决策、执行等一系列的阶段,并不完全由皇帝说了算,政策的科学性、合理性在经过一系列流程之后,错误率大为降低。以后的朝代都有过改进,但是明朝之后君主集权太重,决策的科学性就逐步降低了。

科举制的大力推广,使得平民有了上升的通道,官职不再是大家贵族的垄断,而是市场竞争的结果。在那个时代,你可以通过科举成为一方大员,运气好的话,高中之后可以骑着高头大马“一日看尽长安花”,或许你看中了那个女子,但更多的是那个女子看中了你,直接把你拉下马抱着你要做她的夫婿。

最后是影响力。综合军事、经济、文化等因素的综合来说,唐朝是中国史上影响力最大的朝代,唐朝是真正的混血王朝,世界帝国。

有哪些关于历史的冷知识

我们都知道古代埃及的君王被称为法老,埃及法老死后就会被制成木乃伊用来永久保存,通常是把尸体的内脏摘除,然后把尸体浸泡在盐水里,去除油脂,在胸腔之内塞入香料,防虫的植物,在外面刷上树胶,风干裹上绷带,然后再念经(最后一步不是关键),但是在中国的历史上,其实也出现过这样处理皇帝尸体的情况,也是把皇帝做成木乃伊。

这个皇帝就是辽太宗耶律德光,他也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个被做成木乃伊的皇帝,那时中国处于五代十国时期,耶律德光出兵南下征讨后唐,也被称为晋,打完了回去的路上就挂了,但是辽是游牧民族建立的政权,回去的路上难免一路颠簸,几个月过去,回到辽国尸体肯定都烂成土了,所以大臣们一商议就决定,把他耶律德光做成木乃伊带回去,其实准确的说是做成腌肉,辽国的常备食品,于是他们就把耶律德光的内脏摘除,然后用盐腌制,风干带回辽国。耶律德光也就成了中国历任皇帝中唯一的一具木乃伊。

初中时,我们应该都学习过一篇文言文《将相和》,讲的是赵国宰相蔺相如和名将廉颇之间的故事,事实上真有这个故事,只是蔺相如却从来没有担任过宰相一职,蔺相如的官职是上卿,不是宰相,上卿是三公九卿高级官职,卿封为上卿,中卿,下卿,蔺相如就是级别最高的一种,其实在春秋时期,上卿的地位基本上是和宰相差不多的,但是要注意,到了战国时期,卿通常是作为爵位来授予有功的大臣和贵族的,蔺相如是战国时期赵国人,所以:以相如功大,拜为上卿,这里的卿应该是爵位。

我们今天吃饭大多数时候讲的基本上是一日三餐,其实最开始农业科技水平也不行,经济也不富裕,所以在宋朝之前,基本上是一日两餐,甚至两餐一餐干饭,一餐稀饭,其实主要就是穷,而宋王朝是历史上最为富裕的封建王朝,虽然不能打仗,但是经济却蓬勃发展,老百姓渐渐富裕了,于是这之后一日两餐才渐渐变成了一日三餐,原因也是因为宋朝农业科技开始发展,经济繁荣,当然特殊情况下,还有因为一些习俗,少数地区还是一日两餐。

唐诗中的长安是什么样的

感谢邀请!长安注定和诗息息相关,描写它的诗是渗透到几乎每一个地名里的。到底有多少,没人统计过,但接受了九年义务教育的我们不妨回忆一下从小学到高中的诗词,仔细算算里边有多少和长安相关的。我想您肯定会大吃一惊的,因为我就回忆过。从如此多的古诗词里,从《诗经》近三分之一篇章写长安开始,一直到后来的唐诗,乃至到现在的陕西作家群,我们从这些作品和人的描述中对长安的最直观印象就是:包容、豪迈、勇气、浪漫和雍容。长安是雍容的,雍容到回到长安,就是回到了梦里,红墙绿柳,牡丹纷飞,晨钟暮鼓,雁塔藏经,端履朝圣,早朝声声。长安是浪漫的,霓裳羽衣、比翼双飞,汉阿娇,秦芈月,上官婉儿,卓文君,太平公主武则天……浪漫如长安。长安是豪迈的,长安108坊,鳞次栉比,红墙高高迎凯旋,寺钟声声动天地,万国来朝,使节值守在乾陵,大明宫上啧啧声。长安是包容和坚强的,包纳千国之民,吸收万国精神,无数次纷争无法摧毁长安精神,无数次灾难让它越走越坚。

长安,是中国的脊梁,是中华的思想之源。(图片来自网络,如牵扯版权请联系删除,感谢!)

三国演义中说长安至洛阳为何路过芒砀山

是因为罗贯中把芒砀山与芒山弄混了。

芒砀山又称芒山,在河南永城市,离徐州90公里,公元前209年汉高祖在此斩断白蛇,公元200年张飞兵败徐州,逃至芒砀山筑寨练兵。

邙山又称芒山,在洛阳北郊。《三国演义》中记载189年董卓焚毁洛阳,李傕、郭汜驱着洛阳全城的几百万百姓,同去长安。又派吕布发掘先皇及后妃的陵寝,取其中的金银珠宝等物。军士乘势发掘官民坟墓,几乎全挖了个遍。董卓装载了金珠绸缎几千车,劫着皇帝和后妃等,向着长安而去。

根据历史记载,邙山上有24座皇陵,其中东汉帝陵5座,分别是光武帝原陵、汉安帝恭陵、汉顺帝宪陵、汉冲帝怀陵、汉灵帝文陵。符合《三国演义》中发掘先皇及后妃的陵寝的历史记载。

芒砀山在洛阳以东413公里处,长安到洛阳才373公里,董卓不可能向东跑那么远。而芒砀山简称芒山,明显是弄错了邙山与芒山的地理位置,混成一团了。

三国演义中说长安至洛阳为何路过芒砀山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长安的历史冷知识、三国演义中说长安至洛阳为何路过芒砀山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哦。

唐代的十大城市,比北上广深有意思多了